大家好!我是生产民间艺术品,家装饰品布堆画,糜子画,版画,剪纸的厂家,大家有需要请与我联系【进入商铺查看】郭经理QQ【进入商铺查看】
E-mail:july-2598@sohu.com
现招工艺品学徒有意者请速速前来报名!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此题词:“堆彩成佛,终日叩拜”,令他顶礼膜拜的“佛”就是布堆画。布堆画,糜子画堪称民间一绝。
布堆画,又称布贴花、布贴画,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上、裹肚上、鞋面上、垫肩上、钱包上、烟袋包上的装饰物。糜子画是用红、褐、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米子粘贴而成,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位于陕北腹地,有着雄厚的黄土文化底蕴,当地人民在拓展其生存领域的过程中,通过布堆画表达他们崇尚生殖繁衍、祈求神灵庇佑、追求美好人生的思想和意志,体现了人们强烈的寻根意识,揭示了现实生活压抑下人类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活力。20世纪?0年代以来,经民间艺术家冯山云等发掘整理,使之大放异彩,由“下里巴人”变为“阳春白雪”,成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形式。1986年3月,布堆花作品展出,“黄土高原的较好把剪刀”高凤莲和冯玉英等S位农民布堆画能手进行现场表演,引起轰动,部分作品被沈阳博物馆、美协陕西分会、陕西艺术馆收藏。同年9月,布堆画20幅在巴黎首次展出。1989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延川布堆花》画册。1990午,“亚运会”期间,布堆画受邀赴京展出,《中国日报》社将之选为赠送孟加拉国政府官员的珍贵礼品:《黄河》《婆姨》等作品深受国际友人赞赏。1995年2月,布堆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央电视台予以报道。9月又赴丹麦哥本哈根展出,北京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专题报道了冯山云、高风莲及其创作的布堆画。布堆画,糜子画引起国内外艺术界广泛关注,成了世界各地专家和美术馆收藏的珍品。另美术馆收藏5幅,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了大型布堆画《辉煌的岁月》,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收藏了大型布堆画《手拉手》,美籍华人收藏112幅,丹麦收藏20幅。
其布堆画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画面大多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象奇特。如年逾古稀的“神剪”刘桂莲创作的《土地神》中,上地神手拄拐杖和蔼可亲,不是威严的尊者,而是慈祥的老者。下巴两侧的小胡须是两条摇曳生姿的小白龙,五官衣帽由花卉虫鸟装饰构成,神杖上竟也飞动着两只蓝色的小鸟。布堆画粗犷、纯朴、厚实,色调浓烈,生活气息浓郁,集汉画石像的造型、剪纸的手法、刺绣的色彩于一身,呈现出浮雕式的美感,折射出苍茫的陕北大地上人类文化与心灵的回声。因此,陕北作家银笙称它为“乡村的百科全书和历史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