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文章详情

茶族皇后——金茶花

金茶花

  金茶花,与中国名茶山茶同科属,是中国的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金茶花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贵观赏植物,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之称,在国际上负有盛名。据统计,总数约有220种,而经自然杂交及人工培育的品种当在数千种以上。但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茶花。



基本信息

族       :山茶族           属  :山茶属

科       :茶科             门  :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域 :中国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       :芸香木           界  :植物界

中文学名:金茶花           纲  :木兰纲

形态特征

金茶花为常绿小乔木,树高二至六米,树皮呈灰白色,平滑。叶互生,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花单生叶腋或近顶生,花金黄色,开放时呈杯状、壶状或碗状,径3~3.5cm;花瓣9~11枚,阔卵形至倒卵形或矩圆形,肉质,具蜡质光泽;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蒴果呈三角状扁球形,内藏6~8粒种子,种皮黑褐色,黄绿色或紫褐色;果期10~12月。

金茶花金瓣玉蕊,花型如碗状,腊质金黄,晶莹光洁,鲜丽俏艳,其叶深绿,边缘呈锯齿状,并带有光泽,点缀于绿叶琼枝间,风姿绰约,美艳怡人,高贵雅致,其观赏价值无与伦比,被荣称"茶族皇后",花卉中的"超级明星"。


植物价值

经济价值:金茶花以其秀丽俏艳的芳容不仅赢得了人们的观赏,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除其叶可制茶外,其花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还可治痢疾、便血,外洗可治疮疖等症。其种子榨油可供食用或作工业原料。此外,金茶花木质细密,纹理美观,经过精雕细刻,还可制成别致的工艺美术品。

药用价值: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丁丑年(公元757年)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卷九木部灌木类二十八种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吴其浚(公元1849年)的《 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品种分布

据统计,总数约有220种。而经自然杂交及人工培育的品种当在数千种以上。

野生的金花茶仍然属于大熊猫级别的珍稀植物。不过,自从在中国发现野

生品种之后,以此为亲本,中外植物、园艺学家已经解决了之前茶花因缺乏黄色品种基因,而始终不能培育出黄色杂交茶花的世界性难题。随后,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地,均已经培养出品种较多的黄色系茶花。如黄达、黄金之塔、黄之蝶、黄基90、黄基96、金辉、金色锦缎等等。 不过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杂交选育的品种,黄色较浅、较杂,还未能达到野生金花茶那样的,真正的金黄色。其中,唯一的佼佼者,是日本培育出的正黄旗,是完全重瓣型的纯黄色品种,不过,还是达不到金花茶的蜡质金黄色。正黄旗中国已有引进,是茶花爱好者热烈追求的品种。

物种保护

   金茶花是一种古老植物,结果率极低,世界稀有,故又称之为植物大熊猫,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文化内涵

中国当代著名辞赋家金学孟先生曾作《金茶花赋》,赞美金茶花的美丽与高洁。

金茶花的花语:谦逊、理想的爱、美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