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绣线菊为蔷薇科,绣线菊属,原产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江南各省。山东、陕西等地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于1984从辽宁省熊岳植物园引种珍珠绣线菊,经过十几年的引种、栽培,驯化研究,试验证明珍珠绣线菊是东北地区、观花、观叶、观株形于一身的优良的花灌木。 1引种地自然状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园内,地理位置是哈尔滨南郊,北纬45°43’,东经126°18’,海拔146m,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土层深厚,pH值为6.6,年平均气温为3.6℃,较低气温为-38℃,较高气温为36.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年降水量为523mm,年积温(≥10℃)2700,无霜期为135d左右。 2植物学特征 珍珠锈线菊为灌木,植株高1.5m,枝条细长,叶线状披针形,花序伞形,花白色如珍珠,花期4~5月,果期7月。 3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节律 3.1生物学特征 经过多年栽培实验研究表明,珍珠锈线菊是喜光树种,在全光照条件下,长势旺盛,枝条生长量大,开花时间长。特别是进入秋天季节,叶变色比蔽荫条件下快7~10d,颜色变的更红,更鲜艳,持续时间长。 该树种较耐寒,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长势更好,并且繁殖容易,分蘖性强,耐修剪,栽培容易,易管理。 3.2物候期 珍珠绣菊在哈尔滨地区生长,4月初,芽开始膨大,4月中旬,芽开放,此时,新梢生长开始,4月下旬开始展叶,5d后进入展叶盛期;4月下旬开花,一周后进入盛花期,5月中旬花开始败落;9月末树叶开始变成红色,10月上旬开始落叶,直到隆冬下雪时,红色片仍挂枝头。通过1996年、1997年、1998年,3年对珍珠绣线菊和土庄绣线菊物候观测比较,珍珠绣线菊与土庄绣线菊花期差距很大,珍珠绣线菊的花期比土庄绣线菊花期早15d左右,弥补了哈尔滨地区早春花卉稀少的欠缺。珍珠绣线菊观叶时间明显长于土庄绣线菊,从9月末一直持续到年末,时间长达70d之久,比土庄绣线菊观赏期长一个月,克服了乡土树种土庄绣线菊观赏时间短,没等叶片变色就开始落叶现象,延长北方园林绿化树种的观赏时间,打破北方一进入冬季,一片萧条,枯枝落叶而看不到彩色的现象。3.3生长节律 自1996年开始,在省森林植物园园区内选取5株珍珠绣线菊进行定期观测,每5d观测一次,专人记载,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8月中旬生长停止,全年生长期120d左右,当年小枝平均生长量50cm,较高生长量达70cm。 4栽培方法 4.1种子繁殖 珍珠绣线菊的种子7月采收。采收后进行晾晒、揉搓、脱粒筛选得到纯净种子。保存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马上播种,也可以第二年春天播种。 4.2播种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土地,作床床宽1m,长5~10m深翻耙细,震压、浇透底水、进行土壤消毒,一周后播种,将床面搂平,种子撒播在床面,床面辅盖上一层落叶松叶片,浇上水即可,每天保持湿润,25~30d即可出苗。 4.3扦插繁殖 扦插棚设在植物园园区内,扦插棚上盖有透光率50%遮荫网,内设扦插床,南北向,床宽lm,长5m,床底铺15~20cm厚马粪,上铺河沙20~30cm,扦插前浇透底水,喷洒0.5%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密封大棚膜,密封3~4d进行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在6月下旬进行,珍珠绣线菊开花以后,剪取半木质化枝条,长8~lOcm,插穗只保留上部少许叶片,基部剪成斜形,速蘸1000mg/kg吲哚丁酸,插入沙床内,株距5cm,行距5cm,扦插深度5cm。插后压实,浇透水,扣上塑料拱棚。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插后3d内不用浇水,3d后每天浇两次水,待愈伤组织形成后1d浇一次水,一个月左右生根,生根率95%。生根后逐渐撤去塑料膜和遮荫网,进行练苗,第二年春天移栽人大地。 [详情]
本书内容是以作者数十年花卉研究成果和养花经验为基础,并参阅了近年出版的有关专著和文章编写而成的。 本书既有赏花、用花的基本知识,又有在室内环境条件下莳养案头盆花需要采取的养护管理措施、案头插花技艺以及在家庭条件下如何进行无土栽培等技术内容。书中重点介绍了86种案头盆花,是从一千多种新优花卉品种和常见名花中精选出来的,株型多为中小型,观赏价值高,既适合在室内培养,又便于陈设在案头旧几。其中三十多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大众花卉(大多数为名花);另外五十多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的新潮花卉。在介绍每种花卉时,都将它的特色、习性和养护要领或关键技术措施做了科学而实用的阐述,并对花卉在养护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为便于读者识别和欣赏,书中配备了彩色照片和线条插图100余幅。 作者:冯天哲,余舒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定价 :15.2元 (记者 佚名) [详情]
马缨丹因花色多变而得名,花小而密集成半球形状花序,花色从黄色或粉红色转成橘黄或橘红色,较后变成红色。怎样才能使马缨丹的花开得更鲜艳、花期更长,吸引更多的蝴蝶?需掌握以下养护技术:①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盆栽土可用腐叶土、园土、醋渣、腐熟的有机肥以2:6:1的比例混合配制的培养土。②种植前需施足基肥,生长旺期(5~10月),每隔10天需施1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或稀薄人粪尿水,花后及时施肥,才能使开花不断。③对成形的植株要经常修剪除去弱枝和病枝,还要适当进行短截,花后应及时摘去残花。④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保持土壤的湿润;开花期尤其不能使土壤太干燥。⑤冬季应将植株搬到室内养护,停止施肥,并控制浇水,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对过长的新枝作适当的修剪,第2年春出房前需进行翻盆并施基肥。 (记者 不详) [详情]
声音是园林中构成“虚空间”的重要因素,而声音较为婉转多变的当数鸟声。园林植物中有不少可供鸟儿取食的肉质果植物,在造景中利用这些植物引鸟,既可营造鸟语花香的景观,又能为环境增添生机和趣味。 适于鸟类取食的园林植物乔木类有樟树、无花果、女贞、朴树、拐枣、柿树、枸骨等,灌木类有酸枣、荚蒾、火棘、卫矛、九里香等,藤本类的有山葡萄、忍冬、蔷薇等。 进行肉质果植物的配置时,一般采用乔、灌、草搭配的模式,既要坚持适地适树、考虑优美的景观效果、植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又要注意给鸟类的栖息提供生存环境。如果在屋顶花园中,应采用灌、草搭配的模式,尽量模拟更加接近自然的立体配置。 一旦发现在适合鸟类生存和活动的区域,应尽量保护原有的景观面貌,并在后期的植被配置中,对这些区域进行适当的密植,为鸟类创造一个相对隐蔽的小环境,吸引鸟类来此觅食和栖息、繁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