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全方位的,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进度、成本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 工程建设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队伍,能使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保证完成施工任务。 组织机构能否正常运转,关键在于选择项目经理,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项目经理人选应具备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等基本素质。 现代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发展速度加快,过程复杂,新的行业、领域不断出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导致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无先例可循的任务的出现。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将是项目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随着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是对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否则可能重蹈以前投资失误、失策、失控的覆辙。 由于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各部门工作的较后体现,为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1.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在力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质量要求所开展的管理活动。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思想、业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人的素质,保证参建人员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根据工程项目的工艺、技术要求,合理选用机械,确定机械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程建设中;严把材料检查验收关,正确合理地使用原材料,检查、督促做好收、发、储、运等技术管理工作;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在确认方法可行的前提下优化方案,选用符合工程建设实际、设计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可行、缩短工期、降低能耗的方案。通过指导、督促、检查,为参建各方建立良好的技术、管理和工作环境,为实现质量控制目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使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等被动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正,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控制之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为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要求相一致,按计划要求的时间施工而开展的控制活动,是对工程项目从编制项目建议书开始,经可行性研究、设计和施工,直至项目竣工验收、投产使用为止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是使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交付使用。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素质和能力较低,材料供应不及时,机械设备数量不足,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施工技术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达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必须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和均衡性,缩短建设工期。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发现偏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并采取赶工措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组织协调是实现进度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必须协调好参建各方的关系,处理参建各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做好联络、联合、调和工作,搞好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3.投资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使项目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的控制手段。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合同进行工程结算,严禁超计划结算。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不是单一目标的控制,应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质量不经验收合格,不予结算工程价款。项目管理人员在对投资目标控制时,应考虑整个目标的协调、统一,反复协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考虑采取投资控制措施对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投资控制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耗资,力求实现三大控制目标的较佳配合。 4.合同管理 建设施工合同是指承发包双方为实现建设工程目标,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进而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 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较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兔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5.信息管理信息 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设工程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信息交流管理,系指为确保项目信息快速有效地收集和传递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信息交流规划,信息传递,进度报告和施工资料文件的管理等。 6.组织协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一个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量大小、难易程度、分项工程多少等不同,这就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组建项目部,并配好项目经理,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项目经理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如何,技术业务是否熟练,是项目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品好、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加强相互沟通,及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出来的,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较终的建筑产品,使项目取得成功。我们要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促进企业、社会的稳定发展。 [详情]
栽培历史 大家认为现代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是从原产中欧的Viola tricolor发展而来的。虽然三色堇在较冷凉气候条件下是多年生植物,但是在美国东南地 区却把它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而且大都可以安全越夏。 过去50年里,育出了各种新花色的三色堇,如暗粉色、玫瑰色及橙色。现代三色堇的育种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德国、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三 色堇的育种目标集中在品质方面,如活力、耐热性和花期长短等。 花色类型 三色堇为单花着生,每朵花具有5个圆形的花瓣。其花色非常丰富,有红色、紫色、蓝色、青铜色、粉色、黑色、黄色、白色、淡紫色、橙色、杏黄色和红褐色 。 三色堇可以分为纯色花和复色花两种。纯色花只有单一的一种颜色,被称为“纯净花”。复色花具有一个深蓝色/黑色的中心,被称为“花斑”或“花脸”。一 些具花斑的三色堇,其他斑的颜色除了常见的深蓝色/黑色之外,还有其他不同颜色。其他复色三色堇具有白色或浅色的边缘或不同颜色的花瓣。这些2种或3种颜色 的三色堇中,大多数也具有深色的花脸。 花的大小 今天,三色堇可用的栽培品种已有300多个。大多数品种形成一个个系列。同一系列中各品种的品质相似,如植株的大小和耐热性。系列中每一品种具有不同的 花色,有时颜色相同组成的图案也不同。 根据花的大小,三色堇主要分为三大类: 大花型——花的直径为3 .5 - 4.5英寸。 中花型——花的直径为2.5-3.5英寸。 多花型——花的直径为1.5-2.5英寸。 繁 殖 穴盘苗或种子 生产者必须决定是购买穴盘苗还是种子。种子可以在穴盘中种植或者在开放的播种盘中种植,这取决于上市的时间、可利用的劳动力、生产数 量及可利用的设备设施。对刚开始三色堇生产的小规模经营的种植者来说,购买穴盘苗并集中精力于幼苗的生产是明智之举。只有在掌握幼苗的栽培技能之后,种 植者才可以考虑购买种子而不是穴盘苗。 为供应秋季市场,三色堇必须在七八月间进行繁殖,在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此时并不是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较佳时期。萌发室和有效的 降温系统是秋季生产三色堇所必需的。至于萌发室,有许多方案可以借鉴。对于许多小型和中型的温室来说,为供应早秋市场,购买穴盘苗比投资建萌发室或在夏 季高温条件下解决三色堇的萌发问题更可行。至于经过早春市场的晚秋,由于气候更凉爽些,因此三色堇的繁殖更加容易。 萌发所需条件 选种是三色堇繁殖的较好步。三色堇的种子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没有经过处理的传统种子;二是经过生理处理已启动萌发的种子。经过处理 的种子的优点包括萌发率更高、萌发更快以及萌发过程中对高温不敏感,其售价较高。为秋季市场供花的三色堇,在繁殖期间,如果此时东南地区温度很高的话, 缺乏温度可控萌发室的种植者应该使用经过处理的种子。 三色堇萌发基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适当的通气状况和良好的持水力。萌发基质的组成成分应该比用于较后定植的植株的基质更精细些(颗粒更小)。更精细的混 合物虽然能提供更好的持水力,但是增加了水分含量过高和通气差的可能性(见下面关于湿度的部分)。 基质的化学性质和它的物理性质一样重要。基质的pH值为5.4-5.8时较适于三色堇的生产。由于三色堇幼苗对高浓度的可溶性盐敏感,因此要避免基质中含有大 量用作基肥的营养物质。含有用于调整基质pH值的白云石的石灰(也提供Ca和Mg)及含有微量元素和少量过磷酸钙的基质比较理想。萌发基质中磷(P)的水平应该 非常低;高水平的P易引起幼苗徒长。 实施液肥施肥方案应该在茎和子叶形成之后进行。一般使用磷和铵态氮含量较低的肥料,以防止植株过分徒长。建议使用硝酸钾(KNO3)、硝酸钙(Ca(NO3)2 )、硝酸镁(Mg(NO3)2)提供氮源的配方,如表1所示的碱性肥料。这些配方具有附加功效,可提供钙和镁。使用这些碱性肥料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三色堇繁殖者在 基质中使用石灰的费用,而且可以利用这种施肥方案维持基质适宜的pH值。 每隔3-5天施用50ppm氮肥直到较好片真叶形成。之后,将氮肥的浓度提高至100ppm,仍然是每隔3-5天施用一次。在施肥期间浇净水。 幼苗生产期间将基质的pH值控制在5.4-5.8之间。基质的pH值高于5.8时易引起缺铜和缺铁;而且高pH值可能会增加由Thielaviopsis basicola真菌引起的根腐 病发生的几率。如果基质溶液的pH值高于5.8,用浓度为1-3磅/100加仑的硫酸亚铁(FeSO4·7H2O)或硫酸铝(Al2(SO4)3·18H2O)溶液,每隔10天淋洗幼苗一次, 有助于降低基质pH值。每次淋洗后,对幼苗轻轻地喷雾以减少叶片受到的损伤。如果浇灌用水的pH值高于5.8的话,用35%的硫酸将其pH值降至5.4,这样有助于降 低基质溶液的pH值。继续这些纠正处理,直至基质的pH值下降并稳定在5.4-5.8之间。 温度是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经过或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较好(萌发速度较快,萌发率较高)。胚根(根)形成 后(播种后4天左右),在茎和子叶形成期间,保持凉爽的温度(15.6℃-21℃)对三色堇幼苗的生长较有利。三色堇对DIF(昼夜温差)有反应,因此,将白天/黑 夜的温度保持在20℃而不是白天温度比晚上高,这样可以减少徒长。从出现较好片真叶开始(播种后14天左右),一直到将植株移栽至苗床中(播种后6周左右), 将温度降至14.4℃-16.7℃(如果可能的话),并保持恒温。 种子萌发不需照光(播种后2-4天时),但是在胚根(根)形成后需要光照以防徒长。胚根形成后建议照光,光照强度为1500-3500lux。胚根形成后,如果萌发 室内没有合适的光照,许多种植者将幼苗从萌发室移至温室培养。 萌发期间必须控制湿度。将种子和幼苗周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相当高的范围内,但是不要浸透基质。在种子上覆薄薄一层蛭石可以提高萌发期间种子周围的湿 度。虽然萌发期间相对湿度应该较高,但是基质中过多的水分降低了氧气的含量,降低了萌发速度,减缓了根系的生长。多次少量地喷雾比少次大量地喷雾效果好 ,后者使得基质的水分饱和。在幼苗行“抗性”生长时,减少喷雾的次数,降低相对湿度。 如前所述,幼苗生长的调节可以通过昼夜温差(DIF)实现。如果DIF为0(昼夜温度相等)时不能合理地控制徒长,那么使用-2.8℃--5.6℃的温差(黑夜的温 度为17.8℃-20℃,白天的温度为14.4℃-16.7℃)控制植株的高度。当达不到这种控温水平时(东南地区经常发生这种情况),考虑使用那些标签上注明为控制三 色堇幼苗徒长的化学类生长延缓剂。许多穴盘苗的种植者已经报道过,在规划穴盘苗的大小时,低浓度、多次使用比高浓度、一次性使用的控制效果好。 进度安排 幼苗生产期间的进度安排取决于生产环境和生产体系。三色堇穴盘苗的生产周期为5-7周,然而,在开放的苗床中生产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4-5周就 可以移植了。 培植三色堇 进度安排 三色堇成苗和上盆的时间依投放市场的时间和预期的环境条件决定。成苗移植后5-9周可以出售(总的收获时间为11-14周)。从你预期投放市场的 日期往回数,这样来决定你什么时候应该准备好移植的材料。 培植的环境条件 培养容器中建议使用的基质类似于那些繁殖用基质。两种基质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孔隙度,建议使用比萌发基质通气更佳、排水更快的、更疏 松的混合基质。基质中应含有充足的石灰,可以保证土壤pH值在5.4-5.8之间。同时也建议使用微量元素和少量含磷的基肥。 三色堇培养阶段的施肥与萌发阶段相似:施肥不要过量。如果流失极少的话,连续施用125ppm的氮,就足够三色堇的生长之需。如果流失非常严重的话(如户外 种植又遇上大雨),将氮的浓度提高至175-200ppm并连续施用。也可以采用一周施一次225-275ppm氮的施肥方案,代替连续的施肥方案。轮流施用碱性和酸性肥料 ,以确保微量元素的正确供应,并有助于保持基质pH值的稳定(表1)。 三色堇的培养温度与幼苗生产使用的温度相似。每天的平均温度在14.4℃-16.7℃时,生长发育较佳。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三色堇对昼夜温差(DIF)有反 应,等于0或小于0的DIF对植株高度的控制比大于0的DIF更可取。三色堇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种植(夜间温度为8.9℃)而不损伤植株,但是发育迟缓。 光照水平应该尽量高,但是在夏末及秋季,为了控制温度,通常需要遮去约30%-50%的光线以减少散布至植株上的热量。一旦周围环境的温度适宜促进植物更好 的生长发育和成花,就应尽快移去遮荫材料,增加光照。 在植株萎蔫前浇水,但是要见干见湿。湿度过大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而且会增加根系的腐烂率。然而,让基质干至使植物萎蔫的临界点会浓缩根系周围的盐分 ,导致根系受到损伤。浇水时,尽量减少流失(较多流失部分占15%),以减少营养从植株中流失。 昼夜温差(DIF)为0或小于0时,可以获得植物生长调节的较佳效果。昼/夜温度为12.8℃/18.3℃时,对减少过分徒长非常有效,但是在东南地区的秋季,这种 情况非常罕见。直到植株表现出旺盛生长时,再施用生长延缓剂。避免施得太晚(尤其是Bonzi和Sumagic),因为一旦植株被移植到园林中时,它们可能会延迟开 花并减缓生长。 生产问题 害虫 有各种各样的三色堇害虫,其中有一些将来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问题(表2)。种植者应该与当地技术推广中心联系,以获得防治每一种害虫的建议办法。 这些害虫的编号以及较新版本的“N. C. 农业化学药剂手册”(“N. C. Agricultural Chemicals Manual”)将为他们提供每一种害虫的较新控制方法。 表2列出了一些主要害虫,其中种植者应该密切注视的用黑体标示。其他害虫可能会引起生产问题,但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危害性不像那些用黑体标示的害虫那 么严重。 病害 无论在生产温室中还是在园林花坛中,三色堇都容易感染许多严重的病害。下面列出了一些在北卡罗来纳比较常见的三色堇病害,同时给出了防治办法 。参阅较新版本的“N. C. 农业化学药剂手册”,以寻找较新的用于三色堇的杀真菌剂的产品目录。 苗猝倒病:三色堇生产期间,由Pythium spp.引起的苗猝倒病是一个主要病害问题。控制任何病害的较佳方法就是完全避免这种病害的发生。每个种植者都应 该透彻地了解猝倒病,了解利于它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潜在的污染源。必须通过完善的、连续的卫生措施和栽培方案避免猝倒病的发生。杀真菌剂只用作控制猝倒 病的较后的解决办法。多数用于控制猝倒病的杀真菌剂也会对幼苗造成一定的损伤。幼苗越幼嫩,伤害越深。杀真菌剂的浓度不能高于建议使用的浓度。如果接连 不断地发生猝倒病,那就应该将精力放在确定病原体的来源、改善卫生条件或栽培方案上,而不是不断使用或更频繁地使用杀真菌剂。有效控制由Pythium spp.引 起的猝倒病的杀真菌剂包括etridiazole(Truban)和Metalaxyl(Subdue)。 黑根腐病:黑根腐病在三色堇中也非常严重,它由通过土壤传播的真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这种真菌侵袭健康的吸收根。由于真菌的存在,被感染 的根系呈黑色。Thielaviopsis basicola也能引起‘Helleri’冬青及长春花根系腐烂。 过去5-7年里,在美国东南地区,黑根腐病是三色堇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似乎与在8月和9月进行生产有关,此时的天气对三色堇来说太热,它们受到“胁 迫”。 生产期间控制黑根腐病的措施包括: 1. 避免过度的高温胁迫,尤其是幼苗。 2. 避免其他的胁迫,如基质的pH值高会引起微量元素缺乏(主要是铜和铁)、土壤湿度过大及盐分含量过高。 3. 用标明成分的杀真菌剂,如1-[1-[[4-氯-2-(三氟甲基苯腈)苯环]亚氨基]-2-ropoxyethyl]-1H-咪唑(Terraguard 50WP)和甲基托布津类产品,如Domain 或Cleary’s 3336浸润土壤进行预防可能会有效果。 花苞霉病:花苞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Botrytis cinera引起,但是对三色堇的危害不大。Botrytis cinera是一种靠空气传播的真菌,它几乎可以侵袭任何 植物的花朵,死亡、垂死或受伤的组织。生产过程中,由灰霉病菌造成的较大的损失发生在生产周期的末期。这种真菌偶尔也侵袭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特别是 在种子或幼苗受到伤害或种植得过分拥挤时。施肥过量、下部叶片死亡、光线弱、频繁浇水、早期花卉生产以及拥挤的植株,所有这些都利于灰霉病菌的发育。高 温高湿也利于灰霉病菌的发育。多数种植者试图通过综合栽培措施、卫生状况和适时使用杀真菌剂来控制灰霉病菌。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 1.将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下,尤其是在晚上; 2.温室中,通过改善卫生状况控制孢子的萌发; 3.保持温室内空气的流通,以降低局部湿度; 4.温室内正确通风; 5.增加温室覆盖物以减少孢子的产量; 6.晴朗的天气; 7.与其他不易感染灰霉病菌的植株混合种植; 8.在植株的质量达到较优时,用船将它们运走; 9.适时地施用有效的杀真菌剂。具有潜在抗药性问题的杀真菌剂包括:甲基托布津(Cleary’3336和Domain),扑海因(Chipco 26019)以及乙烯菌核利( Ornalin)。不具抗药性问题的杀真菌剂包括:百菌清(Daconil 2787和Exotherm Termil)以及代森锰锌(Manzate 200)。 叶斑病:三色堇容易感染几种叶斑病,但是在北卡罗来纳较常见的种类是炭疽病(由Colletrotichum gloesosporiodes 和Colletrotichum violaetricoloris 引起)和黑痘病(由Sphaceloma violae引起)。叶斑的颜色变化非常大,从白色变成褐色再又变成黑色,而且经常带有水浸状的边缘。斑点上也许有或没有同心环 和产生孢子的结构。虽然叶斑病在三色堇中相当普遍,但是它们很少造成巨大损失。这些病害可以通过正确的卫生条件得到很好的控制,如移走植株残体。三色堇的其他病害:已经报道了三色堇的三种锈病(由Puccinia ellisiana,Puccinia violae和Uromyces androponis引起)和一种种子黑穗病,但是这些几乎都 不是主要问题(Jones,1993)。已经报导的三色堇的其他病害包括由Aphanomyces cladogamus引起的根腐病;由Alternaria viola,Cercospora violae, Phyllosticta rafinesquii,Ramularia agrestis及Ramularia lactea引起的叶斑病;由Peronospora violae引起的霜霉病;由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猝倒 病;由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由Sphacerotheca humuli引起的白粉病;以及根节线虫和Meloidogyne spp.。 在治疗这些或任何其他病害之前,有必要取一些生病的器官进行正确的诊断。 营养问题 当基质pH值合适时,三色堇相对没有太多的营养问题。然而,如果基质的pH值可以攀升到5.8以上时,微量元素的缺乏会成为一个问题。 如果基质pH值太低,或者钙的水平相对于镁来说太高的话,也会遇到缺镁(Mg)的情况。 应该进行常规叶片分析以确保叶片中营养的浓度在我们建议的范围之内(表3)。 缺硼:缺硼的症状十分明显。嫩叶小、厚而且皱缩。许多情况下,顶芽完全停止生长(发育不全),侧芽将膨胀,发育出如上面所述的那种加厚的、皱缩的叶 片。 治疗的较好步应该降低基质的pH值,降至5.4-5.8(如果基质的pH值高于建议的范围),这样使得基质中的硼可以为植株所利用。见前面关于营养的那部分,从 那寻找降低基质pH值的方法。治疗缺硼的第二步是用1/2盎司的硼酸钠/100加仑或1/4盎司的硼砂/100加仑的溶液淋洗基质。实施后轻轻地喷洗叶片,因为硼砂溶液会烧伤叶片。 在用硼砂溶液淋洗之前,检验基质中钙和镁的水平。钙有固定硼的趋势,尤其是在钙/镁的比率非常高的时候(Ca/Mg远远大于5∶2)。如果Ca与Mg不成比例, 在你的硼砂溶液中加入泻盐(MgSO4·7H2O),浓度为1磅/100加仑。 生产期间不要进行超过两次的硼砂溶液淋洗,因为过量的硼砂也会引起问题。不幸的是,植株从缺硼的伤害中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硼砂淋洗后,植株需 要花费约2-3周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缺铁:缺铁的症状为幼嫩叶片的叶脉间缺绿(黄化),严重的话,叶缘焦边。和缺硼一样,治疗缺铁的较好步也是确定基质的pH值是否在建议的范围内。如果 pH太高,按照前面给定的方法,利用硫酸铁降低基质的pH值至5.4-5.8。这种方法不但可以降低pH值,还可以增加基质溶液中铁的含量。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治疗的话 ,可以采用叶面喷施10%的螯合铁(Sequestrene 330 Fe),按4盎司/100加仑配制。 缺镁:三色堇缺镁表现为刚成熟(不是幼嫩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叶片的叶脉间缺绿,随后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严重的话,边缘还可能坏死。 如果怀疑缺镁,按上面讲的那样检查Ca/Mg的比率。如果比值高于5∶2,用2磅/100加仑水的泻盐溶液淋洗基质。淋洗频率低于每四周一次。如果需要进行多次 淋洗,一定要控制叶片和基质中Ca的水平,确保施镁时没有引起缺钙。 小 结 对一些种植者来说三色堇的需求在持续增长。然而,许多其他种植者感觉到市场正趋于平稳。在投资生产之前,应仔细评价市场,考虑如何启动(如确定购买 种子或穴盘苗),以及欲获得优质商品苗所需的确切的环境条件。记住,发育良好的、优质的三色堇植株只有在与顾客密切联系,同时具有一个有保障的市场时才 能带来可观的利益。 为方便读者,本文提供了对化学药剂使用方面的建议。使用化学药剂的个人有责任确保其预期的用途符合目前的规章制度,并且符合产品的使用说明。施用任 何化学药剂之前,确定获得关于药剂用途方面的较近的信息,并且检查当前的产品说明。 (备注:1.本文为美国资料,仅供参考。2.文中出现美制单位与国际单位的换算:1美加仑=378.5升;1盎司=28.3克;1磅=454克。)(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较好个重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较好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者“灯节”。 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也称为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元节的内容十分丰富,人们在晚上可以“闹花灯”,即张灯、观灯、打灯虎,还可以放花炮焰火。上元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香甜味美,深受大家的青睐。 [详情]
在高温季节栽培高温蘑菇品种新登96,不仅使菇农周年栽培生产蘑菇成为现实,而且每平方米效益在45元。一、培养料配方。⑴稻草1000公斤、菜饼1000公斤、尿素20公斤、菇乐素5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石灰30公斤。⑵稻草2000公斤、菜饼14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石膏100公斤、石灰75公斤、尿素40公斤。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间翻堆3-4次,然后进菇房或菇棚,加温至65℃左右保持6-8小时,后降温至52℃保持3天,进行后发酵。二、播种及发菌期管理。采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种量的2/3撒于料面,然后将菌种翻入料内,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撒在料层表面,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用麦粒种2瓶或棉壳种3瓶。播种后以紧窗发菌为主,温度高时适当通风。三、覆土。当菌丝基本长到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龙糠灰与泥土的比例为20:1,用前喷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拢、撒得开,pH值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喷清水2.25公斤,紧窗,土层缝隙里有菌丝冒出时补土。四、出菇管理。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这时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菇房(菇棚)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达到85%-90%。五、病虫害控制。一潮菇结束后,用敌杀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喷打床面,同时加大通风量,使水分不淤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记者 佚名) [详情]
豚草是一种野生恶性杂草,原产北美,属菊科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有害植物之一,素有“植物杀手”之称。近年来,在南京近郊路旁、田埂及铁路两旁等地,均有生长和蔓延,如不及时铲除掉,其后患无穷。 为什么要对这种外来的野生豚草兴师动众呢?首先在豚草开花时,它的花粉随风飘移,污染环境,可使某些人发生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鼻炎等,且发病前伴有鼻痒、眼痒、喷嚏多、流清水鼻涕和咳嗽等症,发病时患者感到胸闷、气喘,部分患者出现肺气肿。 豚草除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之外,还危害农作物。由于豚草生长快,可造成农田大面积荒芜。据媒体报告,我国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已出现此类现象。 为了消灭豚草,美国、墨西哥、俄罗斯、日本等国,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但至今未能彻底解决。此问题正在变得相当令人忧虑与棘手。国外有的豚草成灾地区,每到豚草开花时,有人因花粉过敏而丧失劳动能力,也有人远奔他乡,躲避花粉的侵袭。 豚草类植物在全世界有40余种,我国有2种,东北地区多为三裂叶豚草,长江流域一带多为一般豚草。从幼苗到开花,豚草植株高度能达到1米左右;豚草叶呈羽状分裂。 建议各地负责进出口农产品的部门和单位,做好检查工作,不让豚草籽混入农产品中。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讲清豚草危害性,让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清除豚草,净化环境。 建议人: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原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研究所药学研究员 王铁僧 [详情]
【拉 丁 名】Dichrocephala auriculata(Thunb.) Druce【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胡椒菊的全草或叶。【植物形态】山胡椒菊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被柔毛或秃净,枝和干有棱角。 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分裂或不分裂,顶部裂片阔卵形,有粗锯齿。头状花序,极小,近球形,直径3~5毫米,排成顶生圆锥花序;总苞片阔椭圆形;苞片2列,边缘膜质;花托秃裸;花极小,白色,管状,外围的雌性,多列,全发育,中部的两性,发育。瘦果倒卵形,扁平,秃净或近秃净。花期夏末至冬初。生于原野荒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