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色。白芦笋作为罐头加工原料,是在收获前经培土软化长成的。一般培土采收的芦笋要求笋为白色或乳黄色,若为绿色或笋尖为绿红色,则为变色。变色的原因,一是土壤过粘或过沙,前者易龟裂,后者的孔隙大,造成缝隙透光而使芦笋见光变色;二是土壤温度高、干燥。为防止芦笋变色,栽培中应注意选用砂壤土,精耕细作,使土壤颗粒粗细均匀,水分适中,培土松紧一致。若地温过高,应适当浇水,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龟裂。如覆盖黑膜代替培土进行软化栽培,效果更好。二、畸形。采收时,芦笋嫩茎弯曲,粗细不均、横断面不圆或呈扁圆形等均为畸形。发生原因主要是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或一次施肥过多,烧坏了嫩茎生长点,或抑制生长点的正常发育所致;其次是土壤粘度大、土块多、培土松紧不一,妨碍了嫩茎的正常生长;再次是嫩茎抽生时遭受害虫的危害等。防治措施:精细耕地,使土壤保持疏松,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三、空心。嫩茎中间组织呈空心状为空心笋。多因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追施氮肥,植株徒长等造成的。防治方法:采笋期要合理施肥,特别要注意追施磷、钾肥,不要单施氮肥,以确保地上部分生长粗壮。四、嫩茎开裂。采笋期,嫩茎纵向裂成褐色深口,并引起腐烂。原因是土壤缺磷、钾肥,植株徒长;其次是久旱遇大水,使嫩茎膨大过快而导致开裂。防治措施:应增施磷、钾肥,浇水应均匀,切忌忽干忽湿。五、异味。芦笋味淡、苦味过重或有其他异味,会影响商品价值。产生的原因是受农药污染和浇灌城市废水,或被有毒废气和工业垃圾等污染所致。为此,在培土时不要施用无机肥料;培土前后或采笋期,应严禁使用农药、垃圾肥和浇灌工业废水。 (记者 佚名) [详情]
种养的蟹爪兰花蕾大小不一、总量少的原因,可能与施肥种类失衡、营养不足、室温偏低等因素有关。对已现花蕾的蟹爪兰,应坚持每隔10天施一次薄肥,种类如磷酸二氢钾,浓度在0.2左右,也可使用多元复合肥;一般情况下,对已现花蕾的蟹爪兰,冬季室温应维持在10℃以上,并略有光照,且盆土宜偏干,不能浇水过多或经常过湿。蟹爪兰的修剪、疏蕾、绑扎工作有:春季花谢后,及时从残花下的3片至4片茎节处短截,同时疏去部分老茎和过密的茎节,以利于通风和居家养护;在蟹爪兰的培育中,有时从一个节片的顶端会长出4个至5个新枝,应及时删去1个至2个。茎节上着生过多的弱小花蕾,也要摘去一些,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开花旺盛;培养3年至5年的植株,可用3根至4根粗铅丝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层至3层圆形支架,将节枝捆扎于圆环上,以避免茎节叠压和散乱,同时删去一些参差不齐的茎节,使植株呈伞状,这样方可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陈列观赏。为了控制株形过大,使之适于作室内陈设,当整个植株的蓬径达50厘米以上时,可在春季将茎节短截,并疏去一部分衰老和过密的枝条,经过疏剪后长出的新枝会显得嫩绿茁壮,开花将更加繁茂。值得注意的是修剪应在晴天进行,不要在雨天、也不要在夏季进行修剪。 [详情]
【繁殖方法】 以扦插繁殖为主,除寒冷的冬季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茎均可作为插穗,既可上插,也可水插。扦插时间要以气温来定。在气温高于25℃时进行扦插,因为温度高有利于生根。可剪取带叶的茎顶或截干后长出的侧芽,扦插于以河砂为介质的扦插床上。保持较高的湿度,在50%~80%的光照、25~30℃条件下,约30~40天即可生根成活。也可将当年生或多年生的茎干剪成5~lOcm一节,以直立或平卧方式扦插于插床上。若有条件,将插条用萘乙酸的1000倍液速蘸或用0.01%的APT生根粉处理一小时,可促进生根成活。室内栽培者若将树干锯成7~10cm的小段,浸于水中,也很容易生根,但要注意的是树干上下不可颠倒。同时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防止干段腐烂,还要定期加化肥片于水中,以补充营养。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基质、水、容器清洁,较好都要消毒。由于插秧大多数无叶,要注意其极性,不要倒插。 播种繁殖 需在老龄植株上采种,春季播种。播种苗需多年以后成株。 【栽培管理】 香龙血村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喜阳光充足,但忌强光直射,也很耐阴,适宜室内栽培,不耐寒,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河砂或珍珠岩和少量有机肥配成的稍钙质土壤较好。栽前一定要灭菌杀虫。每年春天换盆换土一次。置于18-25℃的环境中。春、秋及冬季宜多受阳光,夏季则宜遮荫或放到室内通风良好处培养。生长期每隔半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或浇施稀薄有机液肥。斑叶品种忌用含氮量过高的肥料。栽培中时见叶片的斑纹色泽变淡.这往往是栽培地点过度荫蔽或施用氮肥过多所致。生长季节可充分浇水,盆土过干则生长不良,尤其是旺盛生长的夏季更不可缺水。水质要清洁,以防树干腐烂。但不能使土壤长期湿度过大。浇水施肥注意勿施入叶丛中。家庭盆栽要间干间湿,气温低时适当减少浇水量。干燥季节应经常喷水于叶面,保持湿润,防止叶尖干枯、卷曲。室内养护要注意通风并经常向周围环境洒水增湿,湿度太小叶片易失去光泽,灰暗而无生气。若室内散射光较少,应每7~10天移至光线充足处3~4天后再转移,斑叶品种更应注意光照充足而且注意施肥时避免氮肥比例过高,否则斑叶易褪化。为保持叶片挺托有神,生长季节可在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的0.1%-0.5%的溶液。入秋后要节制浇水。冬季放室内阳光充足处,温度维持在5~1O℃。香龙血树生性强健,但植株过于高大或下部叶片已脱落而显得细高而又不够丰满时,即需进行修剪。只要将顶部或离地回15cm处剪去,位于剪下的隐芽就会萌发长成新枝。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10℃以上的温度可安全越冬。 [详情]
喷水:山水盆景平时除了将盆中贮满清水以外,还需对整个山石经常进行喷水,尤其是吸水不良的硬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喷水养护,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植物枯萎。对于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可适当减少喷水的次数。 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仅土少,而且不便换土,因此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容易缺乏,必须注意经常施肥,才能生长良好。肥料选用稀薄的液肥,便于浇施,也可将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将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根较浅,不宜暴晒,也不耐严寒。夏季必须注意遮荫,要放置在半阴处;冬季注意防寒,一般不宜放在室外。平时应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观赏的场所。 山水盆景除了注意植物的养护管理外,还要注意盆中的清洁,盆中贮水须经常换,并将盆内清洗干净,增加盆景的观赏效果。在搬动山水盆景时,要注意小心轻放,特别要防止损坏山石基脚部分。 [详情]
【繁殖方法】 在原产地主要靠种子繁殖,室内栽培由于很难开花结籽,因此主要靠无性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生长旺盛的植株可在基部萌生分蘖,待小芽长大并出现不定根时,将其分割下来另行盆栽。也可选择一株节间较长的植株.除保留顶芽及一片叶子外,其他的叶子均去掉。然后将顶芽带1~2条气生根切下,直接上盆或扦插到插盆内。剩下的植株原盆不动,置于潮湿半阴处养护,使盆土保持湿润。春羽节间叶柄的基部再生能力很强,切去顶芽后会很快萌发新芽。早春切顶的植株,20天后即在节间叶腋处有数芽萌发;7月份切顶的仅一个星期就能长出芽点。新萌发的幼芽,20天后即可连同一部分根分别切下上盆。一般一株大苗可分成5株以上的小苗。上盆后的小苗先放在遮荫的地方,一星期后可稍见阳光,逐渐转入正常养护。 【栽培管理】盆栽春羽生长快,宜每年翻盆换土,成龄植株每年出房前,换用疏松肥沃的营养土,盆内垫蹄角片或油渣作底肥。4月下旬,盆株搬移室外背风向阳处管理。 夏季高温忌炎热强阳光直射,应采取遮荫措施。春羽需水量大,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每天浇一次透水,经常叶面喷水,清洗叶面,保持清新湿润的小气候。平时淘米水,清淡的鸡、鱼血水,增加土壤肥力,防止盆土板结。根据植株长势每月可追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1至2次,注意不宜偏大偏浓,以免徒长。春羽生长快,调整好水、肥、光、温,一年可生长3-5片叶。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叶柄长短分别支架引扎,一般先生长的叶柄短,后生长的叶柄长,随时整理,即短柄和短柄,长柄和长柄串连引成一束,使叶片成两个以上水平面相依,每层如伞状,整体似塔的株冠。还可利用新叶趋光性的特点.每当长出一枚新叶即转动花盆,让新叶叶掌面向光源,使叶柄向中心和上面发展,不致向四周松散生长,从而育出株型紧凑、潇洒可人的盆株。 10月初入室防寒越冬,春羽低温时节需柔和的充足光照,不可长时间荫蔽以致叶片黄枯。应根据季节和温度变化,从荫蔽处逐渐移到光照充足处,或从光照较强处向荫蔽处移动。不可勿强勿弱,注意逐步适应。越冬温度不可低于10℃,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潮即止。 (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