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以5-6月较好。选用肥厚充实的顶端茎,剪取10-12厘米长,切口稍干燥后插于沙床,约7-10天可生根,根长2-3厘米时移栽上盆。也可叶插,切取单叶,剪口晾干后,斜插沙盆中,插后10天左右长出新根。30天后从叶片基部长出小植株。 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半阴,忌烈日暴晒。喜散光照射,夏日以置于稀疏阳光下为宜。秋季生长旺盛,冬日抽出花序。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仅能耐极短期的0℃左右低温,不耐严寒及霜冻。华南地区一般可在室外安全越冬,北方只宜盆栽,冬季移入温室内。气温在13℃以上时,方能正常开花供观赏。 玉吊钟属短日照植物,每年冬季开花,如光照超过12小时,开花将推迟到早春。春季花后换盆,并整株修剪,控制株高,促使多分枝,茎叶均为肉质,较能耐旱,不需要经常浇水,夏日高温多雨季节,应控制用水,避免因土壤过湿引起烂根。在萌发新枝时,浇水可多些。种植时需施足基肥,叶片伸展后至花茎形成以前,每月施综合性追肥1次。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少施氮肥,以免花茎过于肥嫩,易遭风折。多施磷钾肥,叶片的斑纹更显美丽。冬季应停止施肥,控制浇水,注意保护花茎。 盛夏应稍加遮阴,但过于荫蔽,茎叶易徒长,柔软,叶色暗淡缺乏光泽。冬季室温在10-12℃,玉吊钟能正常开花。 病虫害:常发生茎腐病和褐斑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记者 佚名) [详情]
花卉,尤其是盆景在管理和休整的时候,适时适度摘除叶片,有利于提高花卉盆景的观赏价值,延长观赏时间,促进抽枝发叶和开花结果。不同的花木种类,摘叶时期、摘叶量、摘叶目的,摘叶前后的养护推施不尽相同,因此,摘叶技术应正确使用。茉莉花经室内越冬后,出室在向阳之地养护十五天左右,结合翻盆换土,摘除全部老叶,并对枝条进行修剪,剪除过密部位的瘦弱技条,短截全部枝条,对促进抽枝发叶和全株的生长发育效果很好。米兰长势强健,枝叶丰盛,能不断抽枝发叶和开花,也不断形成暗绿无光泽的老叶,及时摘除这些老叶,能使全株叶色嫩绿光亮,以免叶色参差混杂;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滋生;能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新枝叶和花芽的生长发育。枸杞生性强健,嫩叶、红果都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是盆景良材。盆栽构把秋前不让开花结果,在立秋节前后施速效肥一次,一周之后,摘除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叶片,同时对枝条依据造型需要加以修剪,七到十日后,新叶和花蕾同出,待新叶展开后,每周施饼肥水一次,使花繁叶茂,秋后红果满枝。树桩盆景中的榆树、朴树、石榴、紫薇、黄荆、小叶女贞等树种,在九月上旬前后或需展出前采取搞叶措施,在摘叶前十天左右,施速效肥一次,以利积累养份供新叶萌发,用剪刀剪除叶片,保留叶柄,十到二十天后新叶萌发,不仅新叶色彩美丽,生机勃发,而且,可使叶片变小,更能体现枝干的造型美。红枫叶片鲜红醒目,但老叶色暗谈或返绿,可于六月和九月摘叶两次,保持全年叶片鲜红,提高观赏效果。在应用摘叶技术时,未经试验的树种不得滥用。搞叶后要特别养护,大量摘叶后,水份代谢慢,应控制土壤水份,偏于为宜,遇大雨或连阴雨应避雨,暂停施肥,待新叶展开后恢复正常养护。树势衰弱的花卉盆景不宜摘叶,否则,会加速衰弱或死亡。 [详情]
为了简化马铃薯传统种植技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四不要“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经有关专家测产验收,示范区平均单产1835公斤/667平方米,按收获时上市价1元/公斤计算,每667平方米产值1835元,扣除成本费用,每667平方米纯收1473元。比传统方法增收387元。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技术优势1.省工省力。该技术与传统方法比较,进行了“四改“:一是改翻耕整地为分厢免耕;二是改挖孔穴播为土面摆播;三是改中耕除草为覆盖防草;四是改挖土取薯为揭草拣薯。这就表现出“四不要“:不要翻耕整土;不要开沟下种;不要中耕除草;不要挖土收薯。从而减少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节省种植成本。2.培肥地力。水稻收获后,许多农民朋友采用焚烧办法处理稻草,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浪费资源。采用该技术种1平方米地可以利用2平方米稻草,稻草腐烂后是很好的肥料,既培肥了地力,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农业的持续发展。3.分批上市。该技术一个较重要的特点就是种植的马铃薯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分批上市,价格高时,可揭开稻草摘大薯上市,留下小薯盖上稻草让其继续生长。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马铃薯的生长特性,获得高产,同时叉可在充裕的时间里捕捉商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4.提高效益。该技术成本低,产量较高,更重要的是收拣回的薯块表面光滑,色泽鲜嫩,没有破烂,卖相好,品质佳,商品属性好,市场竞争力强,卖价高。二、操作技术1.选地:选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2.整地:水稻收获后即可开始整地,马铃薯种植可分秋播和春播两种。秋播可在一季稻收获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整土播种;春播是在一季稻收获后或晚稻收获后的12月份整土播种。整土的方法是按厢宽1.4米-2米分厢开沟,沟深30-4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防止积水,开沟的土置于厢面并碎土。3.施肥:分厢碎土后即可施肥,肥料以腐熟的土杂肥或栏肥较好,每667平方米施1000公斤-1500公斤;也可每667平方米施25%复合肥50公斤,施肥时按35厘米的行距条施于厢面。4.种薯准备:按季节选用优良品种,秋、春播均可以选用早熟品种,如东农303,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150公斤左右,播前切块,每块重20-30克,每个切块上保留1个以上的健壮芽苗或芽眼,切口距芽眼1厘米以上,以切成四面体为宜。切块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3分钟左右,稍晾干后拌干草木灰,每100公斤薯块需干草木灰50公斤-60公斤,拌至切口处沾满草木灰为宜。5.摆种:种薯拌灰后即可摆种,也可隔日或隔几日摆种,摆种时种薯置于两行肥料之间,绝不能与化学肥料接触,以防烂种。摆种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厢两边各留20厘米,以防稻草漏盖,摆种时要注意芽眼向上,底部应尽量与土面接触。6.盖草:摆种后即盖草,一般667平方米需干稻草1000公斤左右,稻草横盖厢面,这样既可防止边行种薯漏盖,又可防止稻草滚落厢边。稻草覆盖厚度,一般以随手放下,不压紧,不提松,厚度8-10厘米为宜,整个厢面全部覆盖,不留空隙,以防止杂草生长。7.灌溉:由于干燥稻草吸收水分少,而且慢,所以摆种后如遇上晴朗高温天气,要及时浇水或厢沟灌“跑马水“以湿润土壤促进齐苗壮苗。8.病虫草鼠防治:马铃薯摆种以后及生长期间很少发生病虫害,不需防治。但由于免耕,而且未清除杂草即摆种,所以稻草未盖到的沟边等处杂草较多,并且厢中也有少量杂草长出,可采用人工拔除。同时可在田边或老鼠可能出没的地方投放毒饵。三、注意事项1.齐苗问题:薯块有无芽苗或芽眼是影响出苗的关键,摆种后如遇干旱则推迟出苗;稻草覆盖太厚易形成“白苗“而无法长出草面;种薯与化学肥料接触易造成烂种。因此,要保证齐苗,必须做到种薯切块要有健壮的芽苗或芽眼;摆种时厢面宜保持湿润;稻草覆盖层不宜超过10厘米,也不能少于7厘米,以防漏光而形成绿皮马铃薯;化学肥料要条施而绝不能撒施。2.覆盖问题:如果按8-1喱米厚度计算,每667平方米需干稻草1000/z~斤。在稻草紧缺的情况下,也可用栏肥或其他杂草代替,覆盖物必须在播前准备充足。3.收获期问题:茎叶逐渐变黄,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时,即为收获适期。收获过早,产量不高,食味不佳;收获过迟,易受高温影响,疫病蔓延;烂薯多。同时,因为稻草进一步腐烂,使马铃薯外露形成“绿薯“,品质变劣,商品性差。中国农业网编辑 (记者 佚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