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变是植物体在个别芽中发生的遗传变异。芽变的范围很广,在许多观赏花卉中经常有出现花色、花形等方面的变异,人们利用这些变异,经过分离,定向培育,创造出许多新品种、例如在菊花芽变中选育出400多个新品种,在月季芽变中选育出300多个新品种。 我国自古以来所栽培的兰花园艺品种,都是从野生兰花中选择而来的。正因为这些品种源出于自然有性杂交或受外界条件影响而逐步演变而成,所以在这些有机体及其组织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矛盾,在长期人工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异质性变异。例如在梅瓣、水仙瓣中,同一品种有时出现“荷形水仙瓣”,有时出现“梅形水仙瓣”;在捧瓣中,有时开成“分头合背”,有时开成“连肩合背”现象,这些不稳定变异,可说屡见不鲜。对于这些异质性变异,我国艺兰界长期以来却没有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仅仅构成上述各式术语名称而已。已故兰界前辈沈渊如先生在五十多年艺兰生涯中,收集品种众多,精心钻研,探其细微,注意到这些芽变情况,每当发现有这种异质性变异,立即把它分离开,经过定向培育稳定其有利变异,为此曾在春兰“西子”中分离出二种。在宋梅、西神、绿云中分离出多种。更从雪莲素中分离出我国兰坛中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双唇瓣品种,由此填补了双唇瓣型空白。另外,在桃腮素类(即唇瓣基部两侧缘,微缀淡微红晕),经常有消褪成隐约微晕,甚至褪尽,经多年定向培育后,就能稳定其有利变异。 蕙兰中的“分头合背”、“五瓣分窠”经如此分离,亦能固定其形式不变。 [详情]
“小粒翘穗”是我省水稻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近年来苏中及淮北部分粳稻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较重的2002年超过100万亩,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田块50%以上,直接影响水稻生产和农民增收。 为有效控制水稻“小粒翘穗”发生危害,扬州大学农学院和省种子站承担了省农业三项工程“水稻‘小粒翘穗’成因与防治技术应用”项目,经过三年多试验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一是明确了不良种源是引发水稻“小粒翘穗”的主要因素。1999年到2001年全省水稻生产上发生“小粒翘穗”,主要是病区推广应用了不良种源,导致较大面积发生蔓延;2002年到2003年生产上继续发生水稻“小粒翘穗”,主要是被省监控的少数种子企业及农场的不良种子违规外销,致使生产上继续发病,2004年通过全面封杀不良种源和大力推广杀线剂浸种,有效地控制了“小粒翘穗”的发生;二是排除了怀疑产生“小粒翘穗”的可能诱因。经研究,明确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不当施肥和“小粒翘穗”谷种上分离到的细菌、真菌不是引发“小粒翘穗”的诱因;三是明确了用具有杀线虫作用的药剂浸种对控制“小粒翘穗”发生有防效。水稻“小粒翘穗”发生的机理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根据研究成果,近两年我厅及时在“小粒翘穗”多发地区部署落实,将“小粒翘穗”列入水稻种子田检验内容,切断病区种源,杜绝发病种子流入生产,大力推广药剂浸种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了“小粒翘穗”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发生,发生面积逐年下降,2004年基本未发生危害。(记者 不详) [详情]
学名:CalliandrasurinamensisBenth 科属:含羞草科 中文名:美蕊花 科属:含羞草科朱樱花属 产地:热带美洲 简介: 苏里南朱樱花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如羽片,花蕊状如红樱,花期较长,观赏价值较高。 6月花初开花时采的花,称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在花未开时采收的花蕾,称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米。 同属种类有朱缨花和大朱缨花。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从沙质土到粘重土均能良好生长。 水分:耐干旱,也耐水湿,露地栽培不用浇灌。 日照:喜阳光充足,苗期可耐半阴。 肥料:在苗期可追施2-3次氮肥,主要促进小苗快速生长,其余生长时期可不追肥。 温度:耐暑热,不耐寒,在北回归线以南均可安全越冬。 应用:宜植于公园、假山旁或水边,也可盆栽观赏。 具有舒郁、理气、安神功能。 主治心烦失眠、风火眼疾、咽痛。 [详情]
柠檬桉是一种粗生易长早成材的好树种,又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木。其叶子蒸出的油,可作食品、化工和医药等原料;它的木材虽易受虫蛀,但木质坚硬,可作多种用材,一经防腐处理,用途甚广。现将其速生早成材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采种 在"立冬"前后,选择树干高大挺直,树龄10~15年、无病虫害、树皮青灰色的母株采果,果实晒数天后,收集种子备用。 二、整地 选择离村庄较远、无牲畜残踏、略带粘质的肥沃半砂泥田作育苗地。晚稻收割后,铲除禾头及田边杂草,晒干烧毁。随后灌水犁耙,3~4天后再复犁复耙,并亩施腐熟的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和粪水3000公斤作基肥。苗圃地要做到三犁三耙,耙好耙平后,再用人工推平,随后把水排干,待晒至田边微有鸡爪裂痕时,立即起畦。畦宽1.7米包沟,沟宽34厘米,畦高20厘米。起畦后,随即把畦沟起上的泥土摊平用木板拍实涂光滑。第二天用长1.7米、宽8厘米、厚5厘米的界尺,钉上突出高0.6厘米、直径1厘米的圆形平顶木钉,每隔8厘米钉一个,一条界尺共钉约16个左右,使之压一下便有16个放种穴。然后用刀随界尺割17厘米深,再按规格进行横切,便可制成16个营养砖坯。 三、播种 在"小雪"前做好营养砖坯,随即播种,每穴可放种子1粒,放种后,再用混合土(火浇土1/3、细沙2/3拌匀)填平种穴,随即撒沙将用刀割成的裂缝填满,便于起苗时分离。以后每隔几天视天气情况喷水,保持湿润,6~8天后便可出苗。 四、苗圃管理 当苗高3厘米时开始施肥,亩用粪水1500公斤泼施;以后每月施肥1~2次,亩用粪水2000公斤。当苗高至17厘米以上时,可停止施肥,等待移植。 五、病虫害防治 柠檬桉的病害主要有溃疡病,苗茎腐病,一经发现病苗应立即拔除,晒干烧毁,并在无病的幼苗基部喷洒1:1:100倍波尔多液,隔5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以上。主要虫害有白蚁、红脚绿金龟子。防治白蚁可用白蚁药诱杀,并进行土壤消毒;红脚绿金龟子为害幼苗幼树,可在幼苗期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剂600倍液喷杀。 六、移栽 翌年"春分"前后,雨水充沛,山地泥土湿润后开始种植。于头年9月份左右,先挖成0.7米方型的穴,让泥土充分晒白风化,翌年"立春"前填满泥土,再把苗木连同营养砖坯一齐移种于穴内,每穴1株,亩植100~200株左右。如遇植后干旱,可淋水1次。 七、采叶 柠檬桉种植后每年夏秋季节要铲草培土,如挖成梯带和酌量施肥,更易成林。一般亩植200株以上的,可在3年树龄、3米高左右的树干上砍断上截采摘叶片,这是专门采叶用林。若亩植100株以下、叶林兼顾的,可在7年左右、树高7米处砍去树上半截采叶一次。以后每年秋冬采叶一次,出油率才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