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挂金钟高效育苗发布时间:2009-06-18
倒挂金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盆栽花卉,几乎不产生种子,常依赖扦插来繁殖。实践证明,“水浸沙插素土养根法”,在自然条件下成活率基本上可达100%。 水浸插穗保鲜 倒挂金钟嫩枝剪离母体后,会很快失水萎蔫,直接插入基质容易造成死亡,尤其是高温天气,成活率不高。如果先插入水中,既保证了采离母体后水分的供应,又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插穗以5~8厘米长、带尖嫩枝较好。剪下的长枝基部用刀片削平。小枝带根掰下,去掉2片底叶,尽量多保留叶片。先将插穗全部浸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泡30秒钟,再直立露出叶片,将基部浸在溶液中继续泡30分钟。然后将插穗基部浸在清水中养24~48小时再插。 沙插促根 潮湿的粗河沙是较理想的基质。插前将沙淘洗干净,装入净盆中。盆口应留5厘米以上沿口,使插穗顶端在盆沿以下,处于潮湿的小环境中。插时用竹签引洞。密度以叶片互不遮盖为宜。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1/3。夏秋季每天喷水2~3次,10~15天生根。 素土假植保成活 扦插苗生根后要及早移植。一般根长不要超过2厘米。先将插穗用素土(50%园土加50%河沙配成)栽在小钵中促根系生长。素土对新生嫩根刺激性小,有利成活。栽后浇两遍透水,排紧放在浅盆中,置半阴处养护。
[详情]
- 金皮西葫芦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8-25
金皮西葫芦适宜种植温度为18~28℃,根系较低耐温温度为12℃,所以金皮西葫芦属高温作物,适宜在冬暖式大棚中栽植生产,产量较高,供应周期长,元旦前后即可上市。 一、严格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须施腐熟好的土杂肥10立方,豆饼1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撒匀后深翻土壤30厘米。南北行双垄整地,垄宽:小垄60厘米,大垄80厘米,垄高25~30厘米。 二、育苗。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1.营养土的配制:肥沃的无病虫污染的非种菜土6份,充分腐熟的土杂肥4份。较好用酵素菌堆肥,混合后过筛,外每立方米加三元复合肥1~2公斤,兑50%多菌灵200克,配合好备用。 2.种子处理:每亩约用25袋原种(每袋75~80粒),把种子放入55~60℃水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动,水凉后充分搓洗捞出,并用500倍多菌灵药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漂洗34次后催芽,2~3天芽扭嘴时播种。 3.播种:播前先整平苗床,床宽1~1.2米,浇透水,水下渗后均匀撒种。然后覆1.5厘米土,插拱子盖塑料薄膜。要求白天温度25~30℃,夜晚16~18℃,3~5天后出齐苗。 三、定植后管理。金皮西葫芦于30~40天苗龄后,三叶一心期定植,要求株距50厘米,亩栽2000株左右,栽后小垄浇水。 1.温度要求:白天25~30℃,夜间18~20℃,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缓苗后中午逐渐通风,降低温度,防止徒长,促进花芽分化,其间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2℃。 2.覆盖地膜。为了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缓苗后覆盖地膜,较好用1.3米的微膜实行全覆盖。 四、结果期管理。定植后一个多月即进入果期。 1.温度要求: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2.授粉:金皮西葫芦是媒花,需要授粉。保护地栽培中一般花很少,又没有虫子传粉,所以在雌花开放的每天上午9~11时需人工授粉。方法是用0.003%的2,4-D抹花,若有雄花的话可用雄花对花。 3.肥水:自较好个瓜坐住后,浇一次水,每亩冲硫酸钾10~15公斤,以后每10天左右一次水肥。每冲3次钾肥后,冲一次复合肥或二铵。 4.病虫防治:金皮葫芦的病虫比较单一,一般危害的病虫有灰霉病、白粉病和白粉虱及蚜虫等。防治以上病虫,除加强管理,提高它的抗病性,除加强管理,提高它的抗病性,减少危害(比如起高垄栽培,加强温湿度的调控,及时摘除病虫叶果等)外,化学药剂主要用大生M-45、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每7天预防一次。若还发生病害,治疗药有速可灵、杀霉灵防治灰霉,用仙生、特普唑等防治白粉病。防治虫害一般应用一遍净、扑虱灵、万灵等。 5.采收:金皮西葫芦果实要求100~150克之间,鲜嫩光亮,所以须每天都要采收。一旦个体偏大,即失去了它应有的用途及美观。一般每天采收40~50公斤/亩。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伤果皮。
[详情]
- 冬初苗木话防冻----防冻剂的使用发布时间:2010-04-16
2009年11月,我国北方普降中到大暴雪,温度骤降,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苗木尚未采取防寒措施,甚至很多地区苗木还未落叶。持续的降雪、融雪以及低温使苗木受冻,加之极限低温持续时间较长,而受此前多年暖冬的影响,不少园林养护者防寒意识较淡,使苗木冻害进一步加重,造成了巨大损失。
“植保成就园林之美!”2010年9月初,在郑州召开的第二届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筹备会上,多位与会植保专家都把如何“预防冻害”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如著名园林植保专家赵美琦教授提出“灾害天气与园林植保”, 著名古树复壮专家、高级工程师丛生提出“应对灾害天气的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广州市优秀专家、园艺研究员张乔松提出“选好植物,应对天灾”等等。
眼下又到初冬时节,面对可能肆虐的“寒魔”,球场、管护人员该如何做好“预防冻害”的工作呢?
一、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
一般来说,苗木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枝条是否休眠、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枝条含水量、合理用水、低温来临状态、施肥、苗木性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
1、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不同品种而言,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2、对于原产地而言,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3、对于枝条而言,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但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较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未经过低温锻炼;解除休眠丧失了抗寒能力。枝条抗寒能力的强弱,还与其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有关。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4、枝条的含水量减少、越成熟(木质化程度),其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时,一旦出现生理缺水,反而更容易遭受冻害。
5、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此时苗木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容易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越大,意味着极端低温越低,冻害情况也越严重。连续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6、对于苗木的性质,实生苗根系发达,比扦插苗抗冻能力强一些。
7、对于地理位置,特别是高尔夫球场,多处空旷地段,在没有城市小气候的情况下,苗木发生冻害的情况往往比城市绿地更为严重。
8、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二、苗木防冻的措施
既有物理措施,也有化学措施。本文重点介绍化学防冻药剂及其类似物质。
化学防冻的原理,一是利用生长激素调节苗木的生长规律,增强抗冻能力,达到生理抗冻,该类措施效果慢但稳定性好;二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达到应急救灾的目的;三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形成保护膜,可以降低细胞冰点,从而使苗木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冻害。
化学防冻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施用高摩尔浓度的药剂,渗入细胞内,通过降低与浓度有关的冰点,使细胞缓慢冻结来达到防冻目的(如DMSO)。另一类药剂施用浓度很低,几乎不能渗入细胞,没有依数效应(‘Colligalive effect’), 在快速结冻时发挥较好作用(如PVP、甘露糖醇)。为了提高冷冻条件下红血球细胞的存活率,防冻剂在这方面已应用多年,较近才用来防治植物组织冻害。
15%PVP、25%丙三醇和0.5%DMSO单用或结合用,仅在短日照条件下使苹果幼树抗低温能力增强2-3℃。在0-7℃条件下单用丙三醇可以降低苹果树皮组织致死温度,但取决于甘油浓度。
在-6℃条件下,霜冻前2小时喷布1O(-8 )Mn一癸烯琥珀酸可以增加苹果、桃和梨开放花和幼树的存活率。ttilborn (1966)在苹果上得到类似效果,但是硬脂酸效果较差。因为在霜冻前4小时内施用硬脂酸才有效果,所以把脂肪酸用于生产性防冻可能还有问题。
Gazeau(1980)发现用甘油、DMS0和蔗糖混台物处理的小麦苗叶原基内薄壁细胞。在冻结时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而未冻结的无此变化,处理的小麦叶和胚芽鞘与对照相比,生长‘稍微迟缓’。用双二醇和黄油配制的商品Minus F,使柑桔幼苗在较低温度下仍能保持过冷状态,存活率提高,但是叶子出现毒害。相比较而言,喷施“坪安复方防冻专家”不但能使柑橘苗、苹果苗在-5℃条件仍能保持过冷状态,即降低了冰点,预防了冻害,又具有一定的持效时期。目前没有发现叶子出现毒害的现象。
除专业的化学防冻剂外,类似物包括高脂膜、生长调节剂、蒸腾抑制剂等。
高脂膜是用高级脂肪酸制成的成膜物,它本身是杀菌剂,但不同于常规化学杀菌剂,因为它本身并不具有杀菌作用——使用后植物体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脂肪酸膜——该膜相当于喷施几丁质。高脂膜类物质国际上作为蒸腾抑制剂,使植物增强抗旱、抗寒能力。
生长调节剂中的乙烯利,可提高桃、山莱萸和苹果的抗寒性, 但早秋喷施200-2000ppm
乙烯利可造成桃树严重流胶,高浓度时可伤害l一3年生枝。赤霉素可以增强多种落叶果树的抗寒性。生长抑制剂中的马来酰肼、比久均有可以增加葡萄、柑橘、甜樱桃等落叶果树的报道。细胞分裂素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据报道,只能有效地防治冬季栽培的豌豆和小萝卜的冻害现象,而对夏季栽培的苗无效。秋季施用ABA可以提高苹果的抗寒性。在油菜的悬浮液胚培养中,为了诱导耐冻性,ABA可以取代长期的低温驯化。但是,浓度为1-150ppm的ABA对柑桔苗的抗寒性没有影响。
当土壤水分冻结而蒸腾率还很高的情况下,苗木容易出现冻害。Smith等(1966) 发现两种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1种常春藤属植物、2种冬青属植物、2种紫杉属植物、1种牡鹃花的蒸腾,从而防止了它们的冻害。Pal r和SLill(1982)报道抗蒸腾剂降低了冬青的燕腾率,但仅在定植的第1年能有效地减少冻害。当发育着的桃果、柑桔幼树和热带观叶植物发生冻害时,抗蒸腾剂不能提高它们的存活率,反而增加了扁桃和李花在-4.4℃条件下的死亡率。
三、复方防冻,是未来预防冻害的必然趋势
所谓“复方防冻”,是指利用不同防冻剂的防冻原理,进行复方配制,从而使植物在物理上、生理上、生理生化方面均能产生一定的抗寒能力,从而达到抗寒、耐寒的目的。
具体说来,复方防冻的原理及优势有:
●在物理方面,诱导气孔关闭并形成生理保护膜,有效降低冻害对草坪、苗木的影响;
●在生理方面,提高甲壳素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含量保持细胞膜稳态,加速枝条老化,大幅度提高植物抗寒、防冻害等抗逆性;
●在生理生化方面,苗木的原基内薄壁细胞在冻结时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使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超低温保存或在低温下能够正常生长;
●多元化作用,不但能使苗木预防冻害,还能有效缓解冻害,使得防冻效果更加优越。
●复方防冻产品可以降低树皮组织致死温度至-5℃(苗木健壮并取决于使用浓度和次数);
根据复方防冻的理论优势及不同物质的防冻原理,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资环学院多位专家历经数年科技攻关,所推出的智慧结晶——“坪安复方防冻专家”,在预防低温、寡照、冰雪冻害、倒春寒等低温灾害方面效果优越,能够明显降低冻害程度。在-3℃时,持续6天,防冻效果100% ;在-5℃ 对,持续6天,防冻效果在87.3%。发生冻害后喷施本剂可以减缓冻害,并促使冻害较轻的草坪、苗木快速返苗。使用方法也非常灵活,喷树冠、灌根、涂抹、树体输注均可。
化学防冻方法是一种应急措施,必须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在寒潮降温前15天以上使用效果较佳。
[详情]
- 盆栽广东万年青养护发布时间:2010-04-27
盆栽广东万年青叶片上有多数不规则形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色调鲜明,四季青绿。其栽培要点是:温暖、湿润及半阴。 浇水除夏季保持盆土湿润外,春秋季节浇水不宜太勤,冬季要控制浇水。 广东万年青系肉质根,因而较怕积水,若浇水过多,易烂根。但必须保持空气湿润,如空气干燥,也易发生叶子干尖等不良现象。春秋季节,每隔3~4周施一次腐熟饼肥水,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青绿。此外,在立夏前后应把成株外围的老叶剪去几片以利萌发新芽、新叶和抽生花莛。除充足浇水外,每天早晚应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以利造成湿润的小气候。生长期间,浇水不可过多,当盆土表面发白时则是浇水的适期。每隔半个月施一次液肥。北方冬季入室后,室温不可低于12℃。温度过低,易导致受寒落叶死亡。冬季每周用温水喷洗一次叶面,防止叶片被烟尘沾染,以保持茎叶清新秀美。 广东万年青很耐阴,明亮散射光处生长了。像建筑物北侧,树下都很适宜,春秋早晚可见了阳光,夏季要避免烈日直射,早因光照强而叶易泛黄。生长期要保持土壤经常湿润;夏季还应每日喷水2次,以增湿降温,清洗叶面灰尘。5-10月时,每半月施一次饼肥水,则可保持叶面绿光亮。如用水养,只需在容器中放入少量长效花肥片或复合肥,就能长得很好。
[详情]
- 荷花蔷薇发布时间:2011-03-26
荷花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攀缘灌木。枝茎细长呈藤蔓状,常生有疏密不同的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枚至9 枚,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缘有锯齿,具托叶。花数朵排成平顶伞房花序,生于新梢顶端,花梗长有腺毛。花较大,重瓣,淡粉红色,花茎3厘米至4厘米,多朵成簇。5月至7月份开花,10月至11月果熟。荷花蔷薇生性强健,喜光,略耐阴,耐寒,耐旱,忌积水,萌蘖性强,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在肥沃、深厚、微酸性的沙壤土中生长较佳。养护管理粗放,可播种、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繁殖。植于河溪、水池、驳岸边,在挡土墙上方作悬垂材料也很适宜,亦可作盆栽。
(记者 中华园林网)
[详情]
- 草坪杂草治理--蒲公英发布时间:2011-09-16
草坪杂草治理--蒲公英简介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苦菜、满地金。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草坪的严重并难以防治的杂草。蒲公英是一极为有效的竞争者,同草坪草竞争水肥、光照,胁迫草坪使草坪长势衰弱,易感病。同时因其花、叶的存在使草坪平整、均一性和整体质量下降。在高尔夫球场,蒲公英影响果岭上球的滚动速度和方向。蒲公英因其根系深,极耐旱,天气干旱时危害尤重。为害严重时,整个草坪会被蒲公英覆盖,变为黄色花海(图)。蒲公英会通过协同进化适应草坪修剪,乃至强度修剪。在定期修剪的草坪上,蒲公英植株变矮,叶和花茎紧贴地面生长,使割草机无法割及。有时可见花茎一露出地面便开花结实,进而随风传播。蒲公英极易扩散蔓延。如不采取及时措施(花前措施),其危害会迅速变大。 植株高10.25cm,含白色乳汁。单一、顶生头状花序长约3.5cm,生于中空的花柄顶端。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小角有或无,有白色细毛状如蛛丝。花两性,舌状,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棕黄色,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有纵棱及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叶在基部簇生,呈莲座形,狭倒披针形,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尖或略钝,基部渐窄成柄,无毛或有细柔毛。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多年生草本杂草。为草坪的严重杂草之一,亦常见于路边、田野、山坡。每年春季开始从宿根发出新叶,继而发育开花结实。拔叶和割叶不能根除此草。只把其叶部拔掉,根部还可长出新叶。除非反复拔叶,使根部耗尽储藏的养分而死亡。蒲公英花期长,春至晚秋均可见其黄花。种子随风远距离传播。极易蔓延为害。治理对策: 草坪修剪不能防治蒲公英。挖根可除掉蒲公英,但极为费工,效率低。施用阔叶除草剂,如2,4-D或者用100ml坪安新1号-坪阔净+消莎半袋/每亩为常规方法。秋季施用2,4-D的效果为好。生物防治正在研究之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