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盆土 金桔原产于亚热带,喜微酸性土壤。春季换盆时,保留部分土团护根,修剪过多的老根。盆体底部放两块马蹄片,以上填充腐熟的锯末与等量园土的混合物,或富含腐殖的疏松肥沃土壤8份,加人2份炉渣的混合物。 2 修剪 3月以后金桔的大部分果自然脱落,将剩下的果人工摘去,以节省养分,同时,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部分徒长枝和内膛不见光枝。对保留的1年生枝实行重短截,每枝留2~3个芽,剪口芽留外芽,以使树冠开张,通风透光。 在花果期注意疏花、疏果,保留先开的花,去掉晚花、弱花。一般5~6月开的花座果率较镐,应多保留。7月后的花果去掉。 3 肥水 (1)金桔喜肥,除盆土要求肥沃外,生长期每7~10天浇1次腐熟肥水,浓度为1份液肥,3份清水。在盆土干燥时施肥,结合浇水,利于吸收。也可施腐熟的麻酱渣或复合肥,施在干燥的表土下面,立即浇水。注意施肥要少量多次,有机肥一定充分腐熟,固体肥料施用的间隔天数一般为1个月。冬季观果期不施肥。 (2)水分浇水掌握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开花期盆土稍干,座果稳定后正常浇水,如幼果黄豆粒大小时,可加强肥水,金桔喜湿润的环境,在陈设观赏期及生长旺季应经常向叶片及花盆周围喷水,但花期切忌往花上喷,以免烂花。越低休眠的植株控制浇水 4 温度 金桔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29℃,在北方室内陈设较适温度10~15℃。如果植株尚小未结果,则越冬的湿度为3~5℃,不宜超过10℃,否则影响休眠。当外界气温夜间回升到10℃时,移到室外养护,加强通风透光。秋凉后搬回室内。 5 光照 金桔是喜光植物,生长期摆放在阳光充足处,夏季炎热暴晒,可稍遮荫。冬季观果时,摆在室内见光处。对于休眠的小植株,冬季对光照要求不严。 6 病虫害防治 金桔的主要危虫有蚜虫、蚧壳虫、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质量分数为0.067%的溶液,或40%质量分数为0.67%速扑杀的溶液防治。金桔属喜酸性花卉,在北方常有黄化缺铁现象,在配制培养时可加少量硫酸亚铁,或生长季叶片喷0.l%的硫酸亚铁水溶液,15~20天l次。或在浇水时滴几滴食醋,或定期浇含硫酸亚铁1%的矾肥水。在通风不良见光差的情况下,金桔可能发生煤污病、白粉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0.125%~0.142%的溶液防治。 [详情]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别名托芎、台芎等。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能。主治头痛、胸肋痛、痛经、风湿痛等症。主产于川西平原的邻县、崇州、温江等市县。此外,江西、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省亦有栽培。(-)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一60厘米。根状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形团块,黄褐色,粗糙不匀,有明显缩节状起伏的轮节,节盘凸出。茎直立圆柱形,中空,上部分枝,茎部的节膨大成盘状。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扩大抱茎。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花白色。双悬果,广卵形。花期6—7月,果期7一8月。(二)生长习性川芎喜雨量充沛而较湿润的环境,但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如湿度过大,易引起烂根。川穹苓种培育阶段和谷种贮藏期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主产区多选阴凉山洞贮藏冬种。宜选上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上。忌连作。(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栽培川芎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过沙的冷砂土或过剩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不宜栽种。栽前除净杂草,烧炭作肥,挖土后整细整平,根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6-1.8米的畦。2.繁殖方法采用地上茎节(苓子)进行无性繁殖。(l)苓种培育一般在1—2月初,先将平地栽培的川芎草根茎掘起,除去须根、泥土和茎叶,成为“抚芎”,然后运往高山区繁殖。栽植距离分大、中、小三级,分别为30厘米X20厘米、25厘米 X 15厘米、 20厘米X 10厘米。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开穴深6-7厘米,每穴栽“抚芎”l块,芽头向上,栽正压实,再浇少量稀薄肥水。每亩用“抚芎”量150-250千克。(2)冬种田管理① 间苗3月上旬陆续出苗,约7天左右齐苗。当每墩长出地上茎10-20根时,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扒开根际周围的土壤,露出根茎顶端,选留其中生长健壮的地上茎8-10根,其余的从基部割除,使养分集中供给冬种生长发育、培青壮苗。② 中耕除草3月中旬和4月下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避免伤根系,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以减少病虫危害。③ 追肥疏苗后进行较好次追肥,每亩追施草木灰150千克,混入腐熟的饼肥 l50千克和人畜粪水1000千克施于行间。 4月下旬再进行第二次追肥。(3)苓种收获与贮藏① 收获7月中下旬,当茎上节盘显著膨大,略带紫色时,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及时采收。挖取全株,剔除有虫害及腐烂的茎秆,去掉叶子,割下根茎。② 贮藏挑选健壮的茎秆,捆成小束,置于阴凉的山洞或窖藏。窖内先铺一层茅草,再将茎秆与茅草逐层相间藏放。堆高2米左右,上面盖茅草,注意适时翻动。③ 选苓8月上旬将茎秆取出,用刀切成3-4厘米的小段,每段中间需具有1个膨大的节盘,即为“苓子”。每根茎秆可切6-9个“苓子”。然后,进行分级、个选,剔除无芽。坏芽、虫咬伤、节盘带虫或芽已萌发的苓子,分别按级进行栽种。(4)栽苓8月上中旬,在作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3厘米x 20厘米开沟栽种,沟深 2~3厘米。同时每隔 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1行,以备补苗。苓子须浅栽,且平放沟内,芽向上按人土中,使其既与土壤接触,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栽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掩盖苓子,注意必须把节盘盖住。随后在畦面铺盖一层稻草,以减少强光照射或暴雨冲刷的影响。3.田间管理(l)中耕除草栽后半月左右齐苗,揭去盖章,每隔2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缺苗处,结合中耕进行补苗。较后一次中耕除草,在根茎周围培土,保护根茎越冬。(2)追肥产区在栽后2个月内集中追肥3次,每隔20天1次,末次要求在霜降前施下。每亩施肥量:农家肥猪粪尿,每次1200千克;油饼 30千克;草木灰 100千克;化肥硫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春季茎叶迅速生长时再追肥1次,量同前。4.病虫害防治(l)白粉病夏秋季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园,消灭病残体;②发病后用庆丰霉素80国际单位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10天1次,连喷3-4次。(2)斑枯病5月上旬发生,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园,残株病叶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用1:1:l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3-4次。(3)川芎茎节蛾以幼虫为害川芎茎秆,一般一年4代,幼虫从心叶或鞘处蛀入茎秆,咬食节盘,造成“通秆”。防治法:①育苓阶段用8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较好、二代的老熟幼虫;②栽种前精选苓子,并用烟草、麻柳叶和水混合煮液浸泡1小时,再取出栽种。(四)采收与加工以栽后第二年的5月下旬采挖为较适期。过早,地下根茎尚未充分成熟,产量低;过迟,根茎已熟透在地下易腐烂。采挖宜选晴天,挖起全株。将根茎科去泥土,除去茎叶,用微火炕干后,放入竹笼里抖撞,去泥土及须根。每亩产干川芎150-200千克,芎苓种500千克以上。 (记者 不详) [详情]
金银花性喜光照,但也能耐阴、耐寒、耐旱;怕涝;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和通风向阳的环境。金银花生性强健,对栽培管理要求不严。栽植要点: ①一般在早春将苗木裸根栽植在土质较肥、地势较高,通风透光的向阳地带,第2年春应就地架设棚架,以利其攀援;或将其种在透孔墙旁或篱笆边缘,以便其依附攀援。否则其萌薛就会就地丛生,彼此缠绕,不能形成良好树型,同时应养分过分消耗,影响开花的数量和质量。 ②金银花一般每年开花2次,在较好批花谢后,应对新梢进行适当修剪,促使养分集中,以利于花芽分化。生长3~4年后,老株在休眠期间应进行一次修剪,将枯老枝、纤弱枝、交叉枝从基部剪除。保留的枝条,只需适当修剪,剪去枝梢,以利于基部萌发腋芽。 ③每年干旱季节应多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因受旱落花。 ④生长期间应施几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化肥液,既有利于植株生长,又可延长开花期。 ⑤金银花易发生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在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下,易生煤污病,可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洒防治。 [详情]
中药材仓库储存的实践证明,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将中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质量就不会发生变异。如北方在气温30℃时,把红枣的含水量控制在12%—17%、党参11%—16%、苦杏仁6%—8%、北沙参12%—15%、黄芪11%—14%等时,在储存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质量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中药材“安全水分”,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其安全储存,质量不发生变异的临界含水量。 因此,采收加工后的中药材,必须及时干燥至安全水分限度,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目前,中药材的常用干燥技术有以下几种: 日晒法 这是大多数药材常用的一种干燥方法.晾晒时,应选择晴朗、有风的天气,将药材薄薄地摊在苇席上或水泥地上,利用日光照明,同时要注意及时翻动,保证日光照射均匀。秋后夜间,空气湿度大,要注意将药材收起盖好,以防返潮。 摊晾法 该法也叫阴干法,即将药材放置于室内或大棚的阴凉处,利用流动的空气,吹去水分而达到干燥的目的。该法常用于阴雨天气,或用于含有挥发油的药材以及易走油、变色的药材,如枣仁、柏子仁、知母、苦杏仁、党参、天冬、火麻仁等。这些药材不宜曝晒,可于日光不太强的场所或通风阴凉处摊晾,以免走油、变质。 烘炕法 此法是一种传统的、简便经济的药材干燥方法。应用该法要事先在室内或大棚内垒一个或数个长方形火炕,火炕宽约1.5米,长度可根据药材多少而定,火炕下面每隔80厘米留一个能开关的小门以便添加燃料。而后在其中放置一个火炉,火炉的火口处要架一块铁板,以防火苗上升。破坏药材,同时亦可分散热量。炕垒到1.2—1.5米高时,每隔60厘米横放一根直径3—4厘米的圆钢管,钢管上面铺放金属丝网,丝网上面再覆以泥巴,然后从泥巴以上再把火炕加高60厘米即可。较后点燃火炉,把火炕及覆盖的泥巴烘干,将药材依先大后小的层次置于炕槽内,但不要装得太满,以厚30—40厘米为宜,上面覆盖麻袋、草帘等。有大量蒸气冒起时,要及时掀开麻袋或草帘,并注意上下翻动药材,直到炕干为止。该法适用于川芎、泽泻、桔梗等药材的千燥。干燥过程要注意掌握火候,以免将药材炕焦,还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对干燥程度的要求分别对待,有些药材不宜用烘炕法干燥。 烘房和干燥机烘干法 该法适合于规模化的药材种植基地使用,且效率高、省劳力、省费用,不受天气的限制,还可起到杀虫驱霉的效果,温度可控,适用于各类药材,不影响药材质量,是一种较先进的干燥方法。但要注意按照规范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建造烘房并购进专用干燥机械,由熟悉干燥技术的专业人员操作。另外要注意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远红外加热干燥法 这是一项新的千燥技术,其干燥原理是将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从而被药材的分子吸收,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和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和化学变化,较终达到:r燥的目的。子仁果米类药材均可采用该法干燥。远红外干燥可节省电能20%—50%,效果较好。 微波干燥法 这是一项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微波干燥实际上是通过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使中药材中的水分和脂肪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可杀灭微生物和霉菌,并具有消毒作用,使药材达到卫生标准,并能防止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霉和生虫。目前我国生产的微波加热成套设备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 (记者 不详) [详情]
西瓜皮椒草喜高温、湿润、半阴及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若要使其保持叶片美丽斑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温度。生长较适温度为20~30℃,气温超过30℃和低于15℃时,生长就变缓慢,冬季较低温度不能低于10℃,否则易受冻害。 ②土壤。盆土选用以腐叶土为主,加少量河沙混合的培养土。 ③光照。因西瓜皮椒草较耐阴,故平时应放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切忌强光直射。春秋两季应移至室外通风良好而又稍见阳光处养护。 ④水分。生长季节需保持盆土湿润,但盆内不能积水,否则易烂根落叶,甚至整株死亡。夏季及干旱季节应每天向叶面喷2~3次水,以提高空气湿度,促使叶片斑纹形成。 ⑤肥料。通常每月需施1次稀薄饼肥水或复合肥,氮肥不能过多,如缺磷肥时,易引起叶面斑纹消失,降低观赏效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