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富硒大蒜常用的施硒方法主要有浸种、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三种方法,下面介绍生产富硒大蒜的栽培技术。1、浸种用100%毫克/公斤的硒酸钠溶液,在播种前浸种几小时。大蒜产量一般提高10%,而且硒含量增加。2、土壤施硒大蒜播种前,每亩施用硒酸钠13克,结合其它基肥,均匀施在播种沟内,一般可增产15%左右,且具有明显的增加硒含量的作用。3、叶面喷施在采收前一个月,将硒酸钠配成100毫克/公斤的浓度,每亩施纯硒量5克,均匀喷洒在大蒜叶面,一般可增产大蒜10%左右,而且硒明显富集。4、注意事项硒的使用量要控制准确,过多将产生毒害作用,过少则起不到富硒的作用,土施和喷施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喷施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使用,喷后遇雨应补喷。 (记者 佚名) [详情]
杏鲍菇是一种亚热带地区生长的大型肉质伞菌,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口感极佳,是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2、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3、棉籽壳70%,稻草1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4、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二、制作栽培袋选用一种配方,按要求将料混合均匀,掺水1.2倍拌和,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0%,同时调节酸碱度,PH值7.5左右。栽培袋规格为17x30厘米,每袋装湿料1公斤左右,塑料绳扎紧袋口。三、消毒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灶,将水烧沸之后维持8-10小时,再闷10-12小时,每次灭菌1000-2000袋。四、接种将已冷却栽培袋转入接种室,进行药剂消毒和紫外线灯消毒处理30分钟(或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原种接栽培袋40-50袋。五、菌丝生长将栽培袋转入培养室(事先进行灭菌消毒处理),每平方米可放80袋,或墙式堆放,一般放8层,保持室内温度20-26度,5-6天后检查一次菌袋是否有污染袋,要及时去除,一般40-5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六、出菇出菇温度要求14-18℃,不超过20℃,空气湿度在80-90%,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将菌袋平放于出菇房地面,袋口内有子实体小菌蕾形成后打开菌袋,保持菇房内潮湿,切勿向菇体喷水。七、采收一般子实体生长5-6天后即单菇重50-100克,菌盖3-5厘米大小,菌柄长5-12厘米即可采收. (记者 佚名) [详情]
1、选留种秧。采收前先选留种秧,注意淘汰黄红花种,因为黄红色菊花产量低,质量差,采收前先在白花种内选择壮、花多、花大、花瓣层数多的植株,做好标记。收割时留茬高一点,随后移栽到别处。封冻前浇水,盖粪,做好越冬管理,以备来年做种秧。 2、采收。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若带露水采下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3、加工,鲜熏或干熏。鲜熏是把从地里收割回来的全株将根朝外垛成圆垛,垛中间放一个硫磺盆,大约每百公斤放硫磺0.5公斤,然后用大塑料布将圆垛盖严(不能跑气)点燃硫磺熏蒸,一般熏24小时左右即可。熏后从秸秆上剪下花朵,晾干。干熏是将花朵先从秸秆上剪下来,晾晒至八成干时,用硫磺熏,每百公斤花朵用硫磺0.5公斤。晾晒时切忌露湿,雨淋,否则花色变红,变黑,影响质量。 鲜熏或干熏的菊花质量都很好,既防虫蛀又能使花色鲜白。 [详情]
我从事菊花杂交培育新品种的长期实践中,曾繁育山大量种子,有不少人得知后曾向我索取种子,他们以为象一般花卉种子一样,可以用来进行观赏栽培,为此,要做许多解释工作。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通常菊花栽培为什么只用分株杆插等种芽繁殖而不用种子?是否可以培育出用种子传代而性状稳定的品种?为菊花的栽培另辟蹊径,这就涉及到许多实质的可行性问题。 通常菊花栽培不用种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障碍:一是种子量少;二是播种后当年不能全部开花;三是开花不整齐,花期、株型、颜色、花型等千变万化,单轮花占比重大,不利集中栽培构成统—景观。这是杂种植株后代性状分离的必然给果。 我在多年的育种中积累的观察结果,认为种子量少和新株当年不能全部开花这两个难点,比较容易解决。一个花头由结几粒种子到结几十粒种子不难。采取提早于二月底三月初播种,植株当年可以绝大部分于秋季正常开花。较难解决的是种子的杂种性后代性状分离,但是从理论上和许多实际现象看,这也是可以解决的,可以象百日草万寿菊等菊科其他花卉一样,取得播种后开花一致的满意效果。 一般从一个品种的大菊上,自然杂交取得的种子,后代开花几乎一株一样,极少姊妹株各方面一致。然而从一个品种的小菊上自然杂交取得的种子,不难发现后代开花相同的植株,例如淡紫色重瓣小菊的种子后代,有不少仍开淡絮重瓣花,百分比还不太低。这是小菊与大菊比,其种源的杂种性程度较低;也就是基因群的复杂性特别是多倍体结构远不如大菊。 我近几年从事一项实验,将亲手育成的一个切花品种“金宝”通过品种内自然杂交繁育后代。目的是选育近似“金宝”的品种系列。改良“金宝”花期较迟和花色欠鲜明的缺点。从后代群体看,具有“金宝”外黄内赤和花朵持久,花容整齐特点的,具有一定的比例。对比其他混杂品种的后代群,有明显的显亲表现。整个后代植株,倾向开外黄内赤花的占大多数,开其他杂色花的不多,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通过连续多代的种子繁育,是可以把开花整齐度逐步提高的。这种近似纯系育种的方法,把基因群纯化,当然不是—二代可以达成的,然而却是可以做到的。 国外对百日草等的品种繁育,—般也是先从纯系选育人手,育出基因群一致而较稳定的品系,然后进行品系间杂交,育成杂种一代种子,供应观赏种植,可以开出整齐一致的花朵,然若将其自然留种;则第二代发生性状分离,开出五花八门的花朵,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只有年年向种子公司购买原种,实际是杂交一代种子。还有一个很好的例证,跟菊花许多方面相似的大丽花,通常也是用分株繁殖(分离块根)的。大丽花属有株矮花型较小的一类通称小丽花,虽也可用分株繁殖,一般情况下,多用种子实生繁殖,然而因种子质量的不同而开花状况大有不同。由自采自繁的种子开出株型不齐,单重瓣混杂的花,跟菊花种子苗的情况一样。若是由著名种苗公司用科学手段培育的种子,同批可开出整齐一致的花,说明菊花专门培育种子菊,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我们种植的菊花,历来用无性繁殖,在悠久的栽培历史中,不断产生品利,形成一个庞大的品种群,这些品种各个产生的背景经过了多少次反复的天然杂交或人工杂交,都难以查考,只能说是一个混乱的群体。所以要用来进行种子繁育出纯一的后代,是完全不可行的,要培育用种子繁育的观赏菊花,要重新起步,和培育百日草、小丽花一样,先进行若干代的纯化,再选配品系育成商品种子,这项工作,要达到有稳定性状的商品出产,起码要有十年的时间,其工作量和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 在种子菊的结子上,有人怀疑同品种植株间授粉是否可以结子。因为这些植株都是同一种源的无性繁殖系,它们之间或同植株花朵之间或同一花朵(实际为花序)小花之间的授粉,岂不都是自交,会不会自交不孕,其实自交和杂交,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下一个定义,同—花的雌雄蕊授粉才算自交,那么,上述菊花授粉的几种类型,都不是在同一小花里,并且有天然避免自交的机制,如小花单性、两性小花雌雄蕊开放的时差等。不同小花它们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异质性,也有许多遗传同质性。它们之间的授粉能否结子,要看实际结果。据我的实践经验,是可以结出种子的,种子量一般比异品种授粉要少一些,这是花器结构上的差异,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其中情况相当复杂,但不是绝对自交不孕。因为实际还是—种杂交,可以叫品种内杂交,也可以叫品种内自交。同品种植株间,虽有同—种质的遗传基础,但环境上究竟还存在发育差势和有若干遗传异质性,所以不存在完全是自交不孕的危机。除非是小花发育畸形、花器不全、雌蕊退化、雄蕊无足量健全花粉、花管过长、缺乏传粉媒介等因素,妨碍授粉受精而不结种子。不结子的情况,在高度重瓣化无花心的品种上比较突出。其实,任何一个高度重瓣化的品种,仔细观察,仍然会有若干发育完全的简状小花夹在花瓣层里。至于花心大而显露的品种,有许多发育良好的两性简状花,外围的单性舌状花,不论变态与否,也有若干具有发育良好的雌蕊,只要有良好的授粉条件,结子完全是不成问题的。 有人认为,菊花的花序中央的简状花具有雌雄蕊是可育花,可以结种子,然而较多重瓣品种此种花数量已不多,外围的舌状花,变态变化极大,有的雌雄蕊全部退化或瓣化。有的雄蕊退化,雌蕊完整可育,然而此种花数量也不多。加上花管过长等障碍,结子的机会不多,所以结子数量,始终是一个难点,其实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在亲本品种的选择上和新亲本品种的选育上,都是可以加强结子能力倾向性的。着手种子菊的培育,首先要进行品种测试筛选,菊花品种群异常复杂多样,不是任何一个品种都适宜供作种子菊的培育母本,在现有众多菊花品种中,哪些品种的遗传基质可用,应先行摸底,即进行品种测试,弄清它们的遗传表现型和基因型,哪些结子倾向性强(现行品种中这只是少数);哪些结子没有很大希望(现行品种中这会是多数)。从中筛选出一批品种用来培育种子菊,这项基础工作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不致盲人瞎马,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然后进行第二步提纯培育自交系,在掌握了若干自交系的情况下,再比较其优劣表现,使用哪些品系,保留哪些品系,形成—个育种群体,择材而用,就可运用自如,不难培育出花型好、花色纯正、重瓣性稳定而又能多结子的新品种群,通过无性繁育,开展大批量生产种子。 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是高度重瓣化的品种,用种子生产种子菊,重瓣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保持其高度重瓣性较难。从巡传育种理论上讲,在遗传的诸多具有隐显关系的相对基因中,较难调理的,是控制重瓣性的基因群体。重瓣性是一种栽培性状,会因栽培条件不同而有许多层次性的变化,通过选育可以逐步提高重瓣性的稳定程度,然而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仍会表现重瓣性的游移易变,产生单瓣化的倾向。然而重瓣性的摆动问题并不是不能克服的。百日草的育种,给了我们一个实例。百日草通过严格选育,可以育成用种子繁育的全重瓣遗传品种,仅管后代中偶有单瓣山现,或在一株上先后开出的花朵(实为花序),有不同的重瓣表现。都是可以用淘汰控制的。如果是用不同品种品系杂交产生的种子,其第二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单瓣、半重瓣等,那是另一回事了。 菊花种子菊培育的难点,是首先通过反复自交产生纯系,由于它是异源多倍体,自交产生纯系机率不高,自交提纯到一定程度,经过测定建立自交系,然后大量无性繁殖成为无性系。再通过种子繁育产生大量自交种子,也可用不同自交之间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种子,以之供应市场。年年如是循环,种子来源不致枯竭。所以育种要建立一套常规机制。分圃分系各有任务。这样的规模,要经过多年努力才能够逐步建立完善。 培育种子菊,应是发展观赏菊花的新领域,前途非常宽广。种子菊可以发挥它便于远程携带邮寄运送;便于种子消毒;不沾带土壤病源,有利杜绝病虫感染;可以大量供应,利于大面积种植等优越性,而且新株中开花特别的,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保留下来成为园艺品种,迅速增加品种数量,扩大菊花品种群象。所以它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实际可行性。然而我们在赏菊的观念上,应当有一个变革。过去总把高度重瓣化无花心菊花品种视为上品,而把单瓣或半重瓣,因为花心显露,排除在优品行列之外,只有如帅旗等少数品种得到珍视。其实,单瓣大心有如向日葵一样的品种,才真正是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也是菊花应具备的—种花型模式,平盘巨心同样美观可赏。种子菊的培育,很可能倾向于单瓣有心品种,增加这类品种份量。因为这类品种,适合各种栽培形式,特别适合栽。推广开来,会有许多新花型出现,将使我们的菊花群面貌大大改观。单瓣和重瓣品种等量齐观,各取其长,则菊花品种群更为丰富多采,栽培领域更为广阔,对菊花在花卉中所占较好地位更为牢固持久。 培育种子菊的工程,异常复杂,不是一般想象可以一蹴而成的。其间还有许多探索。这是由于菊花品种群的育成历史远比百日草等历来就是种子繁育的大有不同,光耍弄消历史积淀下来的遗传素质和基因组群,就是一项艰巨工作。没有具强大经济实力的事业集团和二支高水平的科技力量,是难以负担进行的,时间上也不可能追求速成。然而,对发展菊花事业来说,应是一项大有希望的美好远景,期待有志者去努力开发。 末了,添补儿句,我认为,菊花事业的新发展,应当从三个方面解脱出来:一是从品种陈旧落后中解脱出;二是从带病虫,特别是病毒中解脱出来;三是从分株传代繁殖中解脱山来。我曾写过培育新品种和病虫隐患两方面的文章,今再就种子菊的创新写出本文,此文对三个方面的解脱都有其积极意义,希望引起菊界朋友的共鸣,为把我国菊花事业推倒—个新阶段而共同努力。 (记者 2003上海菊花展菊花栽培与育种研讨会) [详情]
普通,产地加拿大 杂三叶喜凉爽湿润气候,适于温带和寒温带,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较适生长温度为19-24℃。抗寒能力较红三叶和白三叶强,耐热、抗旱性差,但较红三叶强。耐湿性特强,在地下水位很高(40—50厘米)和低洼积水处也能良好生长,能耐短期的水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贫瘠、稍耐酸性或盐碱性土壤,较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 建植与管理:种子细小,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清除杂草,在贫瘠或从未种过三叶草的土地上,应施足底肥并用根瘤菌拌种。春秋播种均可,南方适于秋播,北方宜于春播,播种量为15-20克/平方米。不耐旱,必须要适时适量的灌溉。 适宜种植区域:华北、东北湿润地区及南方高海拔雨量多的地区种植,由于其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种子可落地自生,利用年限较长。适用于水土保持和低养护观赏草坪的建植。 更多请登录www.lawnchina.com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