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瑰灚宕樼€氬秹寮甸…鎺旂濞戞挸锕ら崯姗€鎳熷Δ鍐Ч閻忓繐宕¨鍕閿燂拷

李相苗圃

主营:苗木

扫一扫,进入手机商铺

供应产品分类
企业新闻
  • 小辣椒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09-03-15

      小辣椒,又名朝天椒,是人们所喜爱且富含营养的佐料食品,是健胃、消炎、抗癌、祛寒良药,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河北望都、湖南邵阳、陕西西安、辽宁赤峰等地。小辣椒生产已成为这些地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其要点如下。  1.选用良种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椒种都未经过审定,要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枥木三鹰椒或子弹头种子,避免栽植角大、辣度低的大角种子。2.培育壮苗  小辣椒苗期长势较弱,培育壮苗是小辣椒高产优质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节短、叶厚、色深、根系发达。  2.1苗床制备多采用小拱棚育苗,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有水浇条件的生茬地。一般栽植667平方米大田应备8平方米苗床畦,畦宽1米、长8米,以划块育苗方式为主,每畦苗床施150千克腐熟厩肥、0.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0.1千克磷酸二氢钾,肥土要拌匀打碎。一般苗床高出地面20厘米,苗床四周开宽深各20厘米的沟,以利排水。播种前要浇足底水,并用50%多菌灵800倍喷洒消毒,防止苗期病害。  2.2播种因苗龄和栽植时间而定,苗龄以60天左右为宜。在豫西南较佳育苗时间是2月中下旬。每畦播种量150克。播种前5~7天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催芽,催芽温度一般为25~32℃,种子露白70%时即可播种,种子均匀点播在床面上,然后用细筛筛细土0.5厘米厚覆盖,而后用竹批或树条扎拱,拱顶距床面50厘米,较后覆盖白色塑料薄膜,膜四周用泥土封严保温。  2.3苗床管理前期主要是防止破膜,增加光照,保证床温;中期可在中午揭开拱棚两端薄膜通风散热,降低棚内温湿度;后期加大通风量,直至夜覆昼揭、阴覆晴揭。若椒苗缺肥,可适量喷洒肥水。幼苗2片真叶时疏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3.3厘米×3.3厘米留1棵苗,结合间定苗拔除床内杂草,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防病,移栽前7~10天揭膜、控水和通风练苗(又称蹲苗)。3.整地、施肥和移栽  3.1整地小辣椒不能种植在低洼水浸地,不宜重茬,一般应在冬季深翻20厘米以上冻垡,开春顶凌耙地保墒,结合施基肥在栽前进行浅翻、细耙踏墒,并按1.6米整成畦,沟宽10厘米,深15~20厘米,畦面平整、土碎,无暗垡。  3.2施肥施肥尽量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肥力较好的上等地,一般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45%复合肥25千克,锌、硼肥各0.5千克混匀,80%作基肥,20%作移栽窝肥;或使用小辣椒专用肥50~80千克,中等肥力和薄地,可在上述施肥基础上适当增加10%~30%的施肥量。  3.3覆膜一般选用幅宽70厘米的地膜,每畦盖2幅,每幅上面栽椒2行,地膜边缘和接口处用碎土压实。  3.4移栽总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宜深不宜浅。在豫西南,一般于4月中下旬移栽。实行宽窄行栽培,宽行5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33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椒5000株左右。移栽时用鸡蛋粗带柄尖头的木棍在地膜上打孔或用镢头挖穴,穴深6~7厘米,浇足水、封实土,封土时注意把地膜移栽孔封严;也可先栽后覆膜,再掏苗。为提高椒苗成活率,可在栽苗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每667平方米1.5千克,或专用提苗肥。如有小地老虎发生,可用毒铒诱杀。4.大田管理  4.1查苗补栽幼苗栽植后5~10天内,要加强检查,发现死苗缺株,要及时挖大苗补栽。  4.2中耕培土根据先浅中深后封根的原则加强中耕(盖膜椒田不需中耕)。缓苗后半个月浅中耕1次,一般中耕2~3次,清除杂草,破除板结,较后1次(初花前)结合追肥进行封根培土。杂草太多时,每667平方米用盖草能30毫升喷洒防除。  4.3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或45%的复合肥10千克。  4.4病虫害防治小辣椒和其它辣椒一样,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防治疫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喷施79%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病毒病近年来呈重发趋势,可从苗期防虫防病开始,可喷施2%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或18%抑毒星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50克或嘧呔毒素600倍液或24%毒消水乳剂600倍液。主要虫害有蚜虫、棉铃虫,防治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3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可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注意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性。5.采收和晾晒  5.1采收采取3~4次的分次采摘的办法。一般在椒角长红后,再等7天采收净角,以防晒干后形成花壳。  5.2晾晒从田间摘回的小辣椒应及时搭架摊开放在通风遮阴处,待角果晾到半干后,移到阻光下晒至全干。注意刚收的角果不要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曝晒。遇雨可进行小火炕或炕房内烘干,注意温度先低后高,不能超过50℃,以防止颜色变暗。  5.3分级把晒干后的小辣椒,按外观形状、色泽、大小进行分离,然后装袋待售。  5.4后期采收生长后期若临近霜降或腾地种麦,可在大田喷洒800倍乙烯利催红;也可拔棵后,置于通风外晾晒,叶片干落后,堆成根向内,角向外的小垛,自然风干,然后采收净角。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园林处 (记者 佚名) [详情]

  • 枣树嫁接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发布时间:2009-07-23

    枣树嫁接方法有劈接、切接、皮下接、芽接、嫩梢接、腹接、隐接、舌接等,常用的有劈接、皮下接和嫩梢接三种。 (一)劈接 发芽前15天~20天选择1.5厘米以上的健壮枝作砧木,采一至二年生发育枝或三至四年生结果枝进行嫁接。操作方法:清除砧木四周杂草和萌蘖,在砧木近地面处选择枝面平整部位,截去上部,削平截口,然后从中间向下劈长4厘米~5厘米的裂片(接穗长5厘米~10厘米带有1个~2个正芽或结果母枝)。上端平截,下端削成两面等长楔形。削面长3厘米~4厘米,要求平直光滑,枝皮紧贴木质部,不分离翘起,两者紧密吻合。接穗削好后,用凿撬开砧木接上,从一边插入接穗,务必使接穗削面的皮层内缘和砧木劈口皮层内缘 对齐(有利于成活和截口愈合),然后用塑料绳绑缚。 (二)皮下接 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和9月初砧木离皮期间可进行皮下接,成活率较高。操作方法:选基部直径0.8厘米~2厘米的砧木,取一至二年生发育枝或三至四年生结果基枝(枝径0.6厘米以上),发芽展叶后嫁接。剪下的接穗应立即剪去脱落性枝和所有叶片,插入水中保存,以防失水干枯。然后将砧木接口以下分枝剪去砧梢,在迎风面枝上自剪口向下纵切一道接口,长约2厘米,深达木质部。接穗要带有一个完整的结果母枝或正芽,背面下方向下斜削成长3厘米~5厘米斜面。削面要求平整光滑,不起毛刺,尖端皮层不松动,紧贴木质部上,然后剥开砧木插入接口。要使接穗削面对着砧木木质部,尖端对正切缝,手指按紧砧皮切口慢慢插入,使接口紧密,然后绑紧接口,保证接穗在愈合过程中不松动。 (三)嫩梢接 利用尚未木质化的发育枝作接穗,嫁接时问为5月底至7月初。操作方法:选迎风光滑的砧木枝面,切T形接口,横口长1厘米,纵口长2厘米,以深切至皮层而不伤木质部为宜。在接口上留15厘米~20厘米长砧桩,剪除砧梢。接穗用快刀切取,先在正芽以上3厘米处切去上部,再从截口向下顺芽侧方向斜切一刀,切下一个长约1.5厘米、带有一个嫩芽的单斜面枝块,枝块上端厚3厘米~4厘米,拨开砧皮,将枝块插入接口,使接穗的纵切面与砧木木质紧贴,横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密接,较后绑紧接口,防止透风干燥。不要勒挤损伤接穗,以免影响成活。 二、科学管理 合理施肥春秋季施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如堆肥、厩肥。每年每株结果树施有机肥50公斤左右。夏季施追肥,较好次在枣树萌芽前,以氮肥为主,并辅以磷钾肥。第二次在开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氮肥为主。第三次追肥在7月上旬~8月上旬,以磷、钾肥为主,铺以适量氮肥。果实采收后,结合深翻采用条沟式放射沟施有机肥。 适时浇水枣树生长期需浇足5次水,即催芽水、助花水、保果水、膨果水和封冻水。较好次追肥时浇水,有条件的可全园浇水1次,没有条件的可以在施肥坑内浇少量水,浇后用地膜覆盖。花期喷水和浇水,盛花期若气候干燥,在晴朗无风的下午或傍晚,用喷雾器向枣花上均喷清水,隔3天~5天喷1次,同时进行地面浇水,增加枣园空气湿度。第三、四次浇水在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结合每次追肥进行。较后一次浇水在果实采摘后,同时深翻园地。 适时开甲盛花期进行环状剥皮,俗称“开甲”。方法是在距地面20厘米的树干上,用快刀环切两圈,宽0.4厘米~0.6厘米,深达木质部,把皮剥下。开甲后在伤口涂抹50倍25%西维因或久效磷等杀虫剂,15天后对甲口抹泥封闭,既防病虫害又利于伤口愈合。以后隔年开甲1次,逐步向上递移10厘米。 巧喷激素花前喷20毫克/升多效唑或25毫克/升~30毫克/升矮壮素,对促进枣花芽分化有明显的作用。花期喷30毫克/升增产灵或10毫克/升~15毫克/升赤霉素,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果实生长期可喷施3次~5次植宝素、叶面宝等生长调节剂。 [详情]

  • 南方花木北移后的养护和管理发布时间:2011-06-23

      南方花木北移后,由于日照、温度、土壤、空气湿度以及土壤性质等的差异,会对其成活、生长及观赏价值产生极大的影响,要经过一段适应性管理才能在新环境中成活和生长。 日照处理 南方花木北移后,由于生长季日照变长,而当冬季来临时,植物不能及时结束生长,嫩梢来不及本质化,从而降低了其抗寒性。所以,在花木移植的当年,应在每天早、晚对苗木采取遮光措施,保持光照时间在8一10小时以内。 肥水处理 人秋后,停止对花木施肥,减少浇水量,使其接受耐寒、耐旱锻炼,促进枝条提前封顶,增加本身养料的积累,以增强越冬抗寒与抗旱能力。 越冬管理 经过日照和肥水处理的植株.对冬季的不良气候已有了耐受能力,冬天来到的时候只要将其移放到室内向阳处,不用格外加温,一般都能安全越冬。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苗木不是在冬季较寒冷的时候冻死,却是在春天移出室外后受干风吹袭而死。南方花卉抗寒力差,不宜过早出房。当春天气温升高苗木出房时,需采取防风措施:将其置于背风向阳地方;经常向叶面和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用塑料袋罩住花木。 土壤酸化 如前所述,南方花木原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北方的土壤一般为碱性或微碱性。如果长期用含碱过高的土壤栽培,就会造成叶片干尖、变黄甚至枯死,所以改变北方土壤碱性过高,是养好南方花卉的重要措施。为防治花木的“黄化病”,在生长季节,要经常用矾水(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亚铁)浇灌盆土。 经过以上处理措施,再加上适时剪枝、施肥、消灭病虫害等,南方花木依然可以在北方健壮生长,表现出花大、昧香和果美的固有特性。 [详情]

  • 玉米新品种--中单321发布时间:2011-07-28

    品种名称:中单321  品种登记号:国审玉980008  品种来源:中451×中自01  品种简要说明:  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北京地区春播122天。株型紧凑、活秆成熟,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20厘米左右,雄穗分枝5-6个,花丝淡粉色、红穗轴,穗长21厘米,穗行16-18行、每行45粒左右,千粒重300克,出籽率83%,籽粒粗蛋白含量9.62%。粗脂肪4.14%、赖氨酸0.3%。抗青枯病和大、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对玉米螟有一定抗性。  该品种可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西南玉米区等适宜地区推广利用,但在丝黑穗病区应采取种子包衣等综合防治措施。栽培密度为52500-60000株/公顷,一般公顷产量可达7500-10500公斤。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河北省1998年审定  全国品审会意见:  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可在我国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西南玉米区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但在丝黑穗病区应采取种子包衣等综合防治措施。 (记者 佚名) [详情]

  • 秋季盆花养护要点发布时间:2011-09-17

      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起来,气温下降,日照渐短,这个时期盆花的养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光照应充足部分夏季开花的喜光木本花卉如茉莉、扶桑、九里香等,仍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植株充分接受光照,让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及时供给营养,促进当年生枝条成熟,使其能安全越冬。春节前后开花的杜鹃、君子兰、仙客来、一品红、蟹爪兰等盆花也应放于阳光充足处,接受全日照,否则花期推迟,甚至不开花。一般观叶植物较耐阴,可适当给一些光照。      水肥应适当初秋,特别是9月上中旬,气温还较高,植株蒸腾量大,大部分花卉应一两天浇一次透水,9月中下旬开始应控制浇水量,停止施肥,以免水多烂根,肥多造成枝叶徒长,影响越冬。春节前后开花的部分花卉已度过了休眠期,开始进入生长旺季,故从秋季到春节开花时应肥水不断,可适当增加磷钾肥,以利于孕蕾开花。      修剪应合理除早春开花的花卉外,大部分花卉如茉莉、紫薇、石榴等,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剪枝,使植株在冬季减少养料消耗,来年多开花。修剪时去除病枝、枯枝、过密枝、徒长枝,为盆花越冬打下良好基础。      病虫防治应彻底秋季仍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植株易遭受介壳虫、红蜘蛛、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危害。病害包括叶斑病、枝干的腐烂病等。在盆花入室前,必须彻底治疗这些病虫害,绝不能让其入室。      繁育应及时立秋后气温降低,一些二年生栽培的草花,如三色堇、石竹、瓜叶菊、蜀葵等正是播种的好时机。还有一些木本花卉适宜在秋季扦插,如吊钟海棠、月季、天竺葵、茉莉、叶子花、金边瑞香等,在秋季扦插成活率较高。对生长较密需要分株的宿根花卉如牡丹、芍药应及时分株繁殖。      入室应及时盆花入室的时间根据花卉不同而先后有别。扶桑、一品红、秋海棠、仙客来、茉莉、彩叶草、龟背竹等喜暖花木,在气温10℃时应移入室内;吊兰、文竹、一叶兰、鹅掌柴、橡皮树等,在气温低至5℃时也要移入室内。    [详情]

1/1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咨询热线:0571-87153887 邮箱:kf@nongmiao.com 在线咨询:农苗网客服 点击即时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农苗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82400号